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湘”當自覺自信自強】“汨”制甜酒香古鎮 麻石街裏故事多

【“湘”當自覺自信自強】“汨”制甜酒香古鎮 麻石街裏故事多

by admin - 2023-10-28 45 Views

華聲在线10月27日訊(記者 萬姍姍 攝影 傅聰)10月27日,第四屆“湘”當自覺自信自強網絡主題宣傳——“鄉村振興闊步行”全國網絡媒體看湖南活動採訪團來到汨羅市長樂鎮,參觀甜酒產業園區、探尋古法甜酒工藝、親歷非遺故事會。

“長樂甜酒有上千年歷史,”在甜酒產業園,譽湘食品公司負責人袁先斌說道,“爲了把甜酒產業做大做強,在政府支持下,甜酒產業園應運而生。大家看到的這條生產线,集生產加工、冷鏈物流、包裝、存儲於一體,實現了甜酒產業集約化生產。”

“甜酒度數高嗎?喝了以後還能不能开車?”採訪團一邊瀏覽着琳琅滿目的甜酒商品,一邊發問。

“甜酒的度數在0.5°至2°之間,飲用後體內酒精含量不會超標,”袁先斌解釋道,“其實,傳統手工甜酒沒有度數標准,後來爲滿足產業化生產需求,我們聯合湖南省農科院單楊院士團隊,將傳統工藝與科研結合,才最終得出這個標准。”

圖一:甜酒產業園生產线。

近年來,汨羅市重點扶持長樂甜酒產業,在保留古法釀造的基礎上,長樂甜酒生產形成了家庭作坊與大型企業齊頭並進的局面,產品供不應求,暢銷海內外。

“熊老爹做的古法甜酒是我們長樂鎮口感最好的,想嘗鮮的記者朋友們請跟我來。”看完現代甜酒生產工藝,採訪團來到照壁巷熊記甜酒作坊,熊老爹正在蒸糯米,這是制作甜酒的重要一環,整個作坊香飄四溢。

熊老爹全名熊湘和,是長樂甜酒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長樂甜酒的工藝雖不復雜,在用料、容器和窖藏等方面卻很講究:釀酒用米是本地特產“三粒寸”上等糯稻,釀酒用水也爲自家深井井水。經過浸米、上甑、解淘、拌曲等數道傳統嚴謹工藝,才釀出正宗長樂甜酒。熊老爹從12歲开始學這門手藝,數十年如一日,他用雙手傳承祖上工藝,用心保持甜酒古香。

擡閣故事多姿競,千古非遺吸客瞳

展开全文

圖二:長樂擡閣故事會。

“咚,咚,咚……”走進長樂麻石古街,兩個演繹豬八戒背媳婦的人迎面而來,緊隨其後的人敲鑼打鼓。這是長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擡閣故事會。這項源於隋唐的民俗活動,集驚、奇、險、巧於一體,每逢春節,長樂人自發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兩個團體,舉行故事會競賽。他們演繹着善惡分明、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每個故事裏,有愛憎亦有忠奸,有幽默亦有諷刺,智慧的長樂人通過故事會的形式,向人們展示着這一方樂土的獨特魅力。

在非遺故事會體驗區,記者們還嘗試了踩高蹺、舞長龍、敲鑼鼓,場面好不熱鬧。

古巷悠悠歲月深,青石老街印舊痕

長樂鎮麻石街是當地最具盛名的精品文化商業街。這條街建於明清時期,漫步其中,街巷間一些老宅,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裏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當地政府借着農旅融合發展的東風,秉持“甜酒特色,宜商宜居宜業宜遊”的开發理念,爲古街換上新貌,現有甜酒展示中心、甜酒文化館、甜酒體驗中心等參觀點。

圖三:長樂麻石古街。

麻石古街兩側店鋪林立,打鐵鋪、酒館、手工藝品、民宿鱗次櫛比。從2017年起,長樂鎮政府着手對古街進行修復,麻石鋪裝、杆线入地、管網鋪設等完工後,如今,這條606米長的麻石街重新散發着古香古色的氣質,讓人感受到古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融。一條古道,走在其間,就是一地的風景,還有古老的人文傳說,聽起來有味,看起來美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湘”當自覺自信自強】“汨”制甜酒香古鎮 麻石街裏故事多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