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貴族”牛排走進“豬排”的天下,“鬥牛士”扎根閔行

“貴族”牛排走進“豬排”的天下,“鬥牛士”扎根閔行

by admin - 2023-10-04 47 Views

旺旺雪餅、龍鳳湯圓、康師傅紅燒牛肉面、華碩電腦.....這些家喻戶曉的台企都坐落在閔行。

近日,閔行區台辦推出《“申”情一家——台胞台企在閔行》故事集,全書近10萬字、上百張圖片生動展現台企台胞在閔創新創業的發展歷程。在這個中秋國慶假期,“今日閔行”將陸續爲大家介紹這些台企在閔行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看鬥品膳——

談起“鬥牛士”牛排,這個常常在大型商業廣場看到的品牌,曾經徹底改變了上海小囡對西餐“高大上”的固有印象。從1999年滬上首家“鬥牛士牛排”餐廳开張,到2003年中央廚房落戶梅隴,再到2015年搬遷至蓮花南路新廠區,上海鬥品膳食品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鬥品膳”)已走過24年“變”與“不變”的風雨歷程。變的是,公司產品研發接續完成,加工工藝一再革新,銷售渠道不斷突破;不變的是,“鬥品膳”盡心爲消費者提供每一塊上好牛排的初心。

台灣士林夜市掀起“鬥牛士”旋風

夜市是台灣飲食文化的名片,是觀光客的必到之地。不少台灣青年選擇在此創業和打工,其中最爲著名的就是士林夜市,“鬥牛士”牛排就在此起家。

1983年,幾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決定一起在此創業。他們認定經營牛排項目,並制定了創業計劃。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從店面裝修布置,到廚房設備採購,聯系供貨商供貨,大家分工明確,忙得不亦樂乎。年輕人思維跳躍,天馬行空,關於店名,當有人提出“鬥牛士”後,大家一致拍手通過。

展开全文

企業初創時,“鬥品膳”董事長林明宗從基層做起,先後擔任過廚房領班、外場店長、品管經理等職位。他自豪地說:“提到‘鬥牛士’,就讓大家聯想到勇士與牛,每一位‘鬥牛士’都有着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們經營的是牛排,‘鬥牛士’很好地把兩者聯系到了一起,符合大夥創業的目標、定位與信心。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自此,一股“鬥牛士”旋風在士林夜市掀起,前來品嘗牛排的客人絡繹不絕。

滬上牛排餐廳引領“食尚”潮流

經過多年經營,上世紀末,初具規模的公司決定走出台灣,向外發展。他們在兩年時間裏,先後考察了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新加坡等地,經過慎重考慮與市場調研,最終決定落戶上海。

當時的上海,是“豬排”的天下,紅燒大排、排骨年糕、炸豬排都是上海人的最愛。而牛排是高檔、昂貴的代名詞,“貴族”化的牛排能否打入上海市場,公司高層着實捏了一把汗。

1999年,上海鬥牛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拉开了“鬥牛士”牛排品牌在中國大陸的序幕。許多員工回憶,“在开幕的前一天晚上,董事長與員工們還在幫忙拉電纜线。”盡管硬件條件不盡理想,但衆志成城之下,全體員工的向心力反而愈加凝聚。

“海納百川”的上海沒有讓大家失望,不同於其他西餐廳,“鬥牛士”獨特的大衆化牛排經營模式一下子成爲上海市民流行時尚,顧客點一份牛排套餐,配菜、飲料、冰淇淋等可以無限量享用,回頭客、客單量都迅速增加。

第一家教育會堂店、第二家美羅城店……隨着經濟水平的飛躍發展,“鬥牛士”也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並於2004年开啓了品牌加盟之路,高峰時期全國有近200家門店。

梅隴中央廚房輻射全國門店

隨着門店不斷增多,統一管理、高效運作的中央廚房與食品供應鏈必不可少。2003年,“鬥牛士”中央廚房結緣梅隴,落戶莘朱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從最初的200多平方米不斷擴大到5000平方米。2015年,鬥品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遷至梅隴蓮花南路。新廠區面積47000平方米,企業員工400余人,業務範圍覆蓋中西式餐廳和高端食材的產供銷一體化體系,集中央工廠與經營中心於一身。

“當時,我們位於莘朱路的廠房恰好面臨拆遷。台企之間一直有互相交流的習慣,巧合的是當時蓮花南路有一家台企要搬到別的地方去,便有了鬥品膳今天的梅隴基地。”林明宗回憶道,“梅隴靠近中心城區,一方面是梅隴的區位優勢好,更重要的是梅隴的人文環境也吸引我們。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感受到梅隴發展腳步明顯變快了,各項基建設施不斷完善,交通也愈加便捷。最重要的是,廠區所屬的翔梅園區是各大食品加工商集結地,對企業間的業務交流和自我成長有很大裨益。”

如今,梅隴現有食品企業3300余家,滬上三分之一的中央廚房配送中心落戶梅隴,已經形成了產業集聚、抱團發展的良好業態。作爲梅隴的優質食品企業代表,“鬥品膳”每年積極籌備、參與鎮優質食品企業交流活動。通過職能部門的政策解讀與訴求解答,上下遊企業的業務對接與合作,讓“鬥品膳”既展現了公司形象,又推動了企業良性發展。

時光荏苒,轉眼間“鬥品膳”已在梅隴扎根發展20年,企業知名度進一步得到提升。

創新經營理念助力企業發展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14年,“鬥品膳”推出進口牛肉現煎立食首創品牌——“彼得家廚房”逐漸在上海各大商場鋪开。現制現售的模式一經推出即受到消費者喜愛,門店連續三年月銷售額普遍在120萬元左右,並在全國先後开設了50多家體驗店。

“說起‘彼得家廚房Peter's Gourmet’的由來,其實很偶然,恰巧公司員工Peter很擅長制作和分享美食,因此就以‘彼得家廚房’這個概念來命名。”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以牛排起家的‘鬥品膳’,對牛肉品質的把控相當嚴格。在‘彼得家廚房’創立初期,公司便與澳洲知名牛肉供應商Teys Australia建立了战略合作關系,將冰鮮安格斯牛肉引進中國,不僅讓牛肉的鮮嫩度和風味大大增強,還可讓消費者將牛排自主挑選、全程透明化烹調、現場品嘗的體驗揉爲一體。”

2019年,“鬥品膳”又相繼推出“手雞定味”和“戶將燒肉”兩大品牌,主打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春雞和自助不限量日式燒肉。“企業的經營之路肯定不會一帆風順,新嘗試也許會碰壁,但固步自封只會讓道路越走越窄。我們借着新品牌入市,把握新消費賽道的需求。”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鬥品膳’還上线譯數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統,端上餐桌的每一份肉品,你都可以查到它的產地、加工環節和倉儲流向,確保消費者喫得安心、喫得放心。”

順應時代與科技的腳步,“鬥品膳”开啓了直播帶貨模式,“我們一开始是找網紅,效果非常喜人,現在我們已經开始嘗試品牌自播,除了供貨量能再加大以外,商品種類也能更加豐富。”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正如林明宗董事長最愛的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裏唱的那樣,誰也不曾想到小小的牛排會從寶島台灣走向大陸的千家萬戶。“鬥品膳”秉承着對美食的熱愛,對餐飲業的專注,對廣大消費者的負責,穩扎穩打走到今天,走進顧客心中,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真切感受到美食所帶來的美好。

來源:今日閔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貴族”牛排走進“豬排”的天下,“鬥牛士”扎根閔行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