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財富管理 中金:日企出海啓示錄

中金:日企出海啓示錄

by admin - 2024-04-24 15 Views

在當前新的宏觀形勢下,中國企業積極出海尋找第二曲线的成長機會,已經成爲宏觀與微觀、業界與金融市場的共識。但宏觀敘事上的共識並不能解決出海和投資上的痛點,哪些行業/企業具有優勢,又該去哪些市場,都可能決定最終成敗。日本企業在特殊宏觀時期开啓了持續幾十年的出海之路,從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從發達市場到新興市場,從紡織,到鋼鐵化工,再到家電、汽車和半導體。正是持續不斷的對外出海和對內升級,才使日本在幾輪全球產業升級中並未掉隊。

出海的意義,在於充分發揮自身成熟產業優勢並化解相對過剩,規避貿易壁壘,同時也爲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升級騰挪了空間。我們在本文中,通過梳理日本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探尋對當下中國的啓示,在宏觀的宏大敘事外,也從中微觀層面探討如何找企業、找市場。我們在報告原文中綜合自上而下的策略篩選和自下而上的中金行業分析師觀點匯總了A股、港股及美股的出海受益標的,供投資者參考。

摘要

日企爲什么出海?

日企出海是內部需求放緩和外部貿易摩擦升級的時代結果,於70年代开始萌芽,並在80年代進入高峰。內因:1)日本完成工業化與城鎮化後,內需放緩和成本增加(如環保、能源)都推動企業尋求產能出海,90年代地產泡沫破裂加速了這一過程。2)舊產能出海化解國內過剩壓力,也爲新產業升級騰挪空間。外因:1)50年代萌芽的美日貿易摩擦在70~80年代進入高峰。2)廣場協議後日元持續升值也更有利於對外投資。出海的意義在於幫助日本實現了結構調整,海外收入成爲經濟(GNI/GDP全球靠前)和企業(60%)的重要部分,也促成了國內產業的不斷升級和轉型。

日企是如何出海的?

出海可以分爲產品和產能出海,本質都是尋求更大的市場空間。產品出海更多看重需求,產能出海則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新形式,主要從成本考慮(包括人工、原材料,貿易壁壘等廣義成本)。日本整體呈現出先產品再產能、出海與升級並行的特徵,即優勢產業產品出海→成熟後產能出海→新產業升級→下一輪產品出海的閉環。當然,對一部分新興市場也會先以產能出海帶動當地工業化進程的,進而反哺需求的“伴隨式”成長。

哪些企業能成功出海?

重在比較優勢。能夠成功出海的企業一般都具備一些共性,簡單講就是“能打”,可歸納爲價格優勢(如早年的日本紡織業,“一美元襯衫”)、產品與內容優勢(汽車家電、遊戲動漫)和模式創新(看重體驗與性價比的新消費形式)等特徵。這些優勢在宏觀上體現爲比較優勢系數,微觀上體現爲財務指標的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和ROE的比較優勢,海外收入佔比較高也可以視做成功出海企業積累了經驗,也是我們下文中篩選中國企業的框架體系。

出海應該去哪裏?

這是出海過程中普遍面臨也亟待解決的問題,日本車企在印度和歐洲截然相反的境遇也充分說明市場選擇的重要性。需求是選擇出海目的地的第一導向,又進一步可以拆解爲兩個維度:一是潛在市場空間和市佔率,二者至少佔其一才有進入價值。成熟市場容量更大,所以不能輕易放棄,同時需要以差異化競爭打开局面獲取份額,如日本摩托車、汽車正是因其小巧、輕便和節能在美國獲得暢銷。新興市場初始空間不大,但更容易靠相對優勢和先發優勢獲得份額,“陪伴式”成長,如日本家電和車企在中國的成功例子;二是相對成本的權衡,更多涉及產能出海目的地的選擇。如果貿易壁壘是最大的成本項(高附加值行業居多),那么直接去終端需求市場或者其附屬市場(如墨西哥之於美國,東歐之於歐洲)仍是短期的更優選。如果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佔比更大(對應低附加值行業偏多),那么新興市場就是更優選(如越南爲代表的東南亞)。

中國企業如何出海?

中國與當年的日本發展歷程有相似之處,制造業也具有較強的全球比較優勢,都爲出海提供了大的宏觀環境和基礎。但不同的是,中國內需體量更大,外部挑战也更多,意味着出海緊迫性比日本當時小,難度可能也更高。從選企業角度,基於日本經驗所歸納的框架,我們從宏觀和微觀指標篩選中遊制造(汽車、家電、光伏、電池、消費電子、通訊設備、工程機械、化工)、傳媒(遊戲、互聯網)、大消費企業(餐飲、電商、新零售)既有出海能力,也有出海意愿。從選市場看,對於具有出口比較優勢且景氣度仍較高(毛利率穩定且盈利持續景氣,高附加值行業居多),歐美仍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其附屬市場如拉美與東歐作爲生產基地也有吸引力,也可以借此一定程度的規避貿易壁壘影響;新興市場則可以作爲“陪伴式”成長的選擇發掘長期潛力空間。低附加值行業和相對過剩行業(利潤率下滑)更多可以考慮東南亞新興市場。我們在報告原文中綜合自上而下的策略篩選和自下而上的中金行業分析師觀點匯總了A股、港股及美股的出海受益標的,供投資者參考。

風險: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不穩定,企業出海進度不及預期。

Text

正文

一、日企爲什么要出海?內部升級和外部破局

在所謂的“失去的三十年”經濟停滯期間[1],日本通過產能出海發揮成熟產業優勢、規避貿易壁壘,同時也爲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升級提供了空間,是其能夠實現結構轉型,增長低迷但不掉隊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對當下中國經濟同樣面臨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具有一定借鑑價值。中國當前面對與日本當時類似的內外部環境,但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內需更大,並非單純外向型經濟體,但外部挑战也比當時日本更大。因此我們認爲,在內部需求放緩,外部貿易摩擦加劇和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雙重影響下,中國企業出海是一個重要方向,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現有中端制造的競爭優勢,規避貿易摩擦、擴展更大市場,另一方面也可以爲新的產業升級騰挪更多空間。

出海的時代背景:內部需求放緩,外部摩擦升級

日企出海之路可以劃分爲四個不同階段:1)50~70年代,產品出海階段。貿易立國政策,低價日元推動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拉動國內工業化進程,同時日美貿易摩擦從紡織品开始顯現。2)70年代,產能出海开始萌芽。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日元升值對出口不利但利好對外投資,同時日美貿易摩擦加劇,日本一邊繼續加強外貿,一邊走上對外投資之路。3)80年代,產能出海繁榮期。美國雙赤字壓力增加,廣場協議引導日元升值,日本對外投資進入繁榮期;但同時期國內貨幣政策寬松,日本經濟泡沫化,最終破裂。4)90年代至今,日本進入所謂“失去的時代”,但企業出海並未逆轉,海外收入是日本大企業在內需增速放緩下主要支撐。

圖表1:日本經濟和出海階段劃分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內因一:經濟轉型,出口拉動到出海擴張

經濟發展初期,日本需要以出口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發展接近成熟期後,污染問題和成本上升使得日本尋求產能出海。70年代,“控制產業污染”成爲通產省政策前三大年度事項。80年代泡沫酝釀期,日本經濟在寬松貨幣政策和強勁日元下的繁榮導致對外投資大幅加速。泡沫破裂後,老齡化和高槓杆影響顯現,日本總體經濟進入了“失去的年代”,以進一步出海發展外需對衝內需放緩的影響。

圖表2:50~60年代日本工業化時期經濟高速發展,70年代开始經濟總量增速下台階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對外政策從貿易轉爲協調對外經濟關系,經濟進入成熟期後控制污染優先級上升

資料來源:日本通商產業政策史編纂委員會《通商產業政策演變》(2022年),中金公司研究部

內因二:舊產能過剩與新產能升級

日本內需市場容量有限,成熟產業向外轉移可以“騰出”空間。以比較優勢作爲投資衡量標准,國際投資應該向外推進已經或即將處於比較劣勢的產業,也即邊際產業。從日本的實踐經驗看,並非每輪產能出海都面對過剩壓力,但基本都是成熟產業。產能利用率下滑較快的行業通常也是同一時期出海較多的行業,如60~70年代的紡織業和金屬,80~90年代電氣和運輸,21世紀的化工和食品等。對那些確實有過剩壓力的產業,出海是化解壓力的重要方法。化解舊產能也促進了新產能升級。從日本新增投資情況看,從50年代到80年代紡織、化工、鋼鐵、運輸設備和電氣設備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在總體制造業的佔比依次上升。

圖表4:在每一個階段日本對外投資量最大的行業大多是國內相對成熟甚至過剩的行業

注:產能利用率2000年前後爲不同口徑數據

資料來源:日本財務省,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外因一:美日貿易摩擦倒逼

美日貿易摩擦與日本產業出海相伴相生。日美貿易摩擦50年代开始萌芽,主要針對低附加值商品,如紡織品等。60年代貿易摩擦擴展至鋼鐵。70~80年代,日本對美順差擴大,貿易摩擦逐漸擴展至全行業,日美貿易摩擦也達到了巔峰時期,基本實施了全行業的貿易限制。作爲應對,日本主動減少對美出口並增加對美進口,日本企業主動或被動的尋求出海生產。

圖表5:日美貿易時間脈絡

資料來源:Shujiro URAT著US–Japan Trade Frictions: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Implications(2020),中金公司研究部

外因二:日元升值促進對外投資

日本從產品到產能出海的演變與日元強弱息息相關:1971年前,美日匯率鎖定於360日元/美元,低日元促進出口以兩位數水平大幅增長。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1973年進入浮動匯率制度下,日元整個70年代的8年內升值了一倍,政策從出口开始向產能出海轉向。1985年廣場協議後,日元快速升值,在巨額的貿易順差和升值的日元提振購买力影響下,日本开啓“黑字環流(Capital Recycling)”[2]計劃,日元國際化愿景促進出海進一步加速。

圖表6:日本出海轉型階段也是日元匯率升值階段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出海的宏觀意義:外需對衝內需,經濟結構轉型

出海推動日本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從上世紀80年代开始,日本經濟指導方針從貿易立國向投資立國轉變。經濟結構從出口拉動轉爲內需+對外投資雙拉動,尤其是在泡沫破裂導致內需不足後,海外收益成爲企業盈利的支柱,也是日本經濟並未從此持續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1)日經225指數海外收入佔比高達60%。2)日本的經常账戶中,海外投資收益幾乎是順差的全部貢獻。3)日本GNI/GDP之比爲1.06,在全球排名領先。正是因爲海外收入的高佔比,即便過去三十年間日本實際人均GDP年化增長率不足1%,且數次落入通縮區間,但日本企業依然保持着強勁的EPS增長,通過海外收入補充了國內需求的疲弱。此外,日本通過出海輔助了產業升級和轉型。

圖表7:日經225指數的海外收入佔比高達60%

資料來源:FactSet,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8:日本GNI/GDP的差異明顯高於中國和美國

資料來源:FactSet,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二、日企是如何出海的?從產品到產能,出海升級並行

出海的形式:產品看需求,產能重成本

產品出海更多看重需求,產能出海更多側重成本。對產品和產能出海,需求都是第一位的。外部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內需相對不足都是企業出海的原因,這決定了出海目的地要以需求爲導向,也決定了能夠成功出海的企業需要具有比較優勢,即所謂“能打”的行業或企業。成本決定是否需要從產品過渡到產能出海,以及目的地的選擇。當各種直接成本(人工,原材料)與間接成本(准入門檻、關稅、貿易壁壘)等不斷增加時,產能出海就成爲重要選擇。

出海的過程:先產品後產能,出海與升級並行

從出海的過程和脈絡看,縱觀日企過去幾十年的出海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幾條規律:(1)先產品出海後產能出海。日本早期在“出口導向”方針下通過產品出海以擴展海外空間從而補足內需不足的問題。隨着發展階段逐漸遞進,降本的重要性在企業端變得突出,此時往往推動產能出海,一方面去往最終需求市場以規避摩擦成本,另一方面則去往新興市場以降低生產成本。(2)成長期的產業一般優先產品出海,產能出海則多數對應行業的成熟期。(3)舊產業的產能出海與新產業的國內升級並行。舊產能出海可以爲國內產業升級騰出空間,而新的產業升級也在爲下一輪出海打下基礎。這樣基本形成了一個出海閉環鏈條,即勢產業先產品出海 → 轉向成熟後產能出海 → 日本國內新產業升級 → 下一輪產品出海,這既可以消化國內過剩產能,以外需對衝內需,也實現國內升級與轉型,也是日本過去幾十年紡織品、鋼鐵、家電、汽車、半導體不同行業輪番出海的直接體現。

但對於一部分新興市場而言,也會以產能出海先行,帶動當地工業化進程和消費能力,進而反哺需求的“伴隨式”成長。通過對新興市場的產能出海帶動該市場產業進步及經濟增長,從而通過釋放消費潛力以擴張產品出海市場。

圖表9:日本過去幾十年紡織品、鋼鐵、家電、汽車、半導體不同行業輪番出海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0:日本各產業輪番出海基本形成了一個閉環鏈條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三、哪些企業能成功出海?價格、產品與模式的比較優勢

能夠成功出海的企業一般都具備一些共性,簡單來講,就是“能打”。能夠成功出海的企業需要具體某種程度上的“比較優勢”,在微觀財務指標上可能體現爲利率潤、資產周轉率和ROE的比較優勢,同時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企業可能在出海上也已經積累了較多成熟經驗。

1)價格優勢,主要由本國成本優勢及匯率貢獻。日本紡織業在上世紀50年代是一個典型代表,二战後在美國扶持下日本輕工紡織業快速發展,同時朝鮮战爭帶來的“特需”促使產能快速擴張。低價產品+低價日元導致日本對美紡織品出口快速增長,“一美元襯衫”湧入美國市場。

2)產品優勢,包括技術、工藝或是內容。在汽車領域中,豐田首創“豐田制”引領第二次汽車革命,採用“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的方式,核心原則包括及時生產(Just-In-Time, JIT)、持續改進(Kaizen)等,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對於傳媒娛樂等行業,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則是其建立海外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3)模式創新,新業態或體驗提供差異化賣點。例如,日本的“百元店”以統一的低價與廣泛的商品種類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日本的便利店憑借着24小時的營業模式、多樣化的商品服務(包含熟食、金融、票務、快遞等)、高效物流與出色的供應鏈管理滿足了快節奏現代都市中消費者的需求。

圖表11:日本典型出海企業的畫像

注:左側優勢爲我們判斷其出海過程中憑借的主要優勢;括號內爲日本代表企業出海時間及2023年海外收入佔比;雙日前身爲日本棉花貿易有限公司、巖井工業株式會社、鈴木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2:豐田在美市佔率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FactSet,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3:任天堂主要出海事件及估值與股價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FactSet,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四、出海應該去哪?需求看競爭優勢,成本做相對權衡

企業出海應該去哪裏?這是在出海過程中普遍面臨也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在正文中分析的日本車企在印度和歐洲一個成功一個失敗截然相反的例子也說明了市場選擇的重要性。需求是選擇目的地的第一導向,畢竟企業出海還是爲了尋找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這進一步可以拆解爲兩個維度的問題:一是需求的競爭優勢;二是相對成本的被迫權衡。

需求優先:發達市場體量大,新興“陪伴式”成長

需求空間可以進一步從市場空間與市場份額兩個角度考慮,兩者乘積爲企業能夠獲得收入:1)潛在市場空間(Total Addressable Market,一國內某種產品或服務的總市場空間):取決於目標市場天然條件,如人口、人均收入及需求;2)市場份額:取決於出海企業相對優勢所能發揮的程度,以及當地的競爭激烈程度。總體海外需求=潛在市場空間*市佔率,一個市場具備足夠的進入價值,起碼需在上述兩者中的其中一項上具有優勢;若兩者兼不滿足,則不足以成爲理想的出海目的地。

► 新興市場雖然當前需求體量不高,但未來增長潛力大,競爭激烈程度較低,企業易於通過先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取得份額。例如,上世紀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國對外資企業採取了許多優惠政策,採取“以市場換技術”的战略,日資企業在我國迅速佔得一席之地。改革开放後,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日企家電及汽車憑借着優異的性能、嚴格的質量、出色的技術,銷售在我國迅速增長。

圖表14:2011年日系品牌大金和日立分別在中央空調市場中佔據第一及第三的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產業在线,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5:日系三大品牌在美市佔率超40%

資料來源:CarSalesBase,中金公司研究部

► 相比之下,成熟市場現階段需求空間更大,但由於競爭激烈,企業需要通過差異化方式滲透獲得市場份額。舉例而言,“豐田制”下的生產工藝以減少浪費爲目標,主打輕巧、省油、低能耗。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導致美國等國家對於汽車的需求更加注重節能及環保。同時,美國政府出台馬斯基法案,要求1975年後生產的汽車符合嚴苛的環保標准,而日本汽車正好符合以上特點,因此在美國等市場上迅速佔據了優勢。

相對成本:規避壁壘去發達,降低成本去新興

在需求之外,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也會面臨越來越多成本的約束,包括但不限於直接和顯性的原材料、人工、物流、供應鏈成本,以及間接的貿易壁壘、准入限制等等間接和隱性成本。1)如果前者佔比更大,往往對應低附加值行業,如紡織服裝、家電、輕工等,相對廉價的新興市場就是更優選(如越南爲代表的東南亞市場);2)如果後者佔比更多,往往對應高附加值行業,如汽車、電子器件,直接在成熟市場或者成熟市場的跳板(如墨西哥之於美國,東歐之於歐洲)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圖表16:日本在歐美對外投資更側重服務業,對東盟等新興市場更側重制造業

注:數據爲截至2022年的5年平均,以日本對中紡織行業投資爲例,該數據計算爲(日本對中國紡織投資/全球紡織投資)/(日本對中國全行業投資/全球總投資)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五、中國企業如何出海?探尋對當下中國的啓示

中國與日本的宏觀背景:同與不同

對比日本當時的宏微觀情況,與當下的中國有一些相似之處,也有不盡相同。相同之處在於:中國當前面對與日本相似的內外部宏觀環境變化的挑战。其次,供應鏈地位和技術優勢是中日共同具備的利於出海條件。

相反,不同之處體現在以下四點:

1)外部地緣局勢挑战更大。二战結束後,世界基本進入了和平發展期,全球化程度快速提高。雖然日美貿易摩擦對日本出口造成了一定壓力,也側面迫使日本實現產業升級和對外投資战略。當前,在俄烏局勢等因素影響下,全球化潮流有減速跡象,保護主義有擡頭之勢,中國產業出海可能面臨的挑战和難度相對更大。

2)中國內需市場更大。中日經濟體量差別懸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土面積和人口明顯大於日本。日本以佔比超50%的程度大規模出海,以外需支撐經濟增長。我國內需市場相對日本更大,出海緊迫性比日本也相應更小。

3)日元匯率在出海探索階段趨勢性升值。由於固定匯率定價偏低、經濟增速高、廣場協議人爲幹預等一系列原因,日元匯率在1971年~1995年基本趨勢性升值,從360日元/美元升值至不足100日元/美元,日元升值利於對外投資。

當前中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和制造業競爭優勢都提供了出海的大環境和基礎,但中國內需體量更大,外部挑战也更多,意味着出海緊迫性比日本小,但難度可能也更高。

圖表17:二战結束後,世界基本進入了和平發展期,全球化程度快速提高,當前保護主義有擡頭之勢

資料來源:PIIE,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8:日元匯率在1971年~1995年基本趨勢性升值,日元升值利於對外投資

資料來源:Wind,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找企業:宏微觀兩個維度尋找優勢產業

我們在上文中指出,出海企業本質上是要具備比較優勢,體現在成本、產品和模式等幾個方面。這些比較優勢在宏觀層面,可以從出口數據計算比較優勢的系數;微觀層面,財務指標可以體現爲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和ROE的比較優勢,同時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企業可能在出海上也已經積累了較多成熟經驗。

基於此,首先,我們從貿易比較優勢(集中在制造業),結合成本優勢、產品優勢及模式創新等維度出發,框定中端制造、傳媒、新零售及互聯網爲相對的優勢產業,具備出海條件。其次,從財務指標的角度進一步聚焦細分行業。我們選取近八個季度毛利潤環比增速的平均值>10%的行業作爲景氣向上行業,由此識別出具備出海優勢的行業。在此基礎上,我們再通過近八個季度毛利潤率的環比變化來識別行業是否存在一定成本壓力,如果趨勢向下的話,可能就有進一步產能出海的動力和意愿。綜合來看,中遊制造(汽車、家電、光伏、電池、消費電子、通訊設備、工程機械、化工)、傳媒(遊戲、互聯網)、大消費企業(餐飲、電商、新零售)等既有出海的能力,也有出海意愿。

圖表19:“找行業”:近八個季度毛利潤環比增長的行業爲景氣向上行業,具備出海優勢;其中淨利率環比上行的可能仍保持在產品出海階段,淨利率環比下降的更傾向於產能出海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找市場:成熟市場重在賽道和摩擦成本,新興市場考慮潛力和市佔率

根據我們前文所述的日本經驗,美國等成熟市場有相對更明確的需求,一般也是企業出海最先考慮的目的地,具有更大的潛在市場空間。但對於新興市場而言,我們認爲有兩方面可能創造的需求,一方面對相對低單價的商品可以實現順流而下的擴張,另一方面參考日本經驗,中國產能出海或可以反過來促進新興市場的需求上升。新興市場雖然當下市場空間小,但是勝在整體增長性和市佔率空間。

► 北美市場:具有較強不可替代性,但須考慮摩擦成本。北美市場需求中短期內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出海的重要目的地。在貿易摩擦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在北美也已經進入產能出海新階段。1)加徵關稅。關稅成本廣義上指進口稅加附加稅(如反補貼、反傾銷稅),當前美國對光伏、汽車等行業領域重點設置關稅壁壘,企業產能出海可以規避關稅摩擦,降低關稅成本。2)出口限制。面對美國的進口配額和直接制裁等限制,產能出海可以幫助保留北美市場份額。此外,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企業還可能因爲獲取核心零部件與技術的困難而被動產能出海。

► 拉美市場:作爲附屬生產基地,承接產業轉移。(1)拉丁美洲同時兼具消費端潛力及輻射美洲優勢。從自身市場角度來看,拉丁美洲龐大的人口基數及當前過萬的人均GDP蕴含着較大的消費潛力。同時可以通過承接產業遷移從而完成工業化、城鎮化,進一步提升未來消費力。此外,以墨西哥爲例,作爲《美墨加協定》(USMCA)的一員,墨西哥是美洲地區重要的制造業基地。(2)產業鏈重構背景下,拉美具有承接產業遷移的優勢。近來在美國大量對華加關稅從而人爲推高摩擦成本的背景下,拉美或能在承接供應鏈轉移過程中成爲美洲地區制造中心。

►  亞洲新興市場:低成本優勢與潛在市場空間。亞洲市場與中國地理距離近,文化更同源,擴展產品和產能出海都有廣闊空間。亞洲新興市場國家人均GDP低、實際GDP增速高,“低水平”和“高增速”的組合意味着較大的消費潛力。亞洲新興市場具有較高的成本優勢,例如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亞洲新興市場對技術轉移保持开放態度,高技術企業更容易進入。出海企業的產能轉移可以給本國勞動力以學習機會,甚至本國政府可以和出海企業籤訂協議,要求其傳授技術等。

圖表20:歐美市場需求中短期內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出海的重要目的地

資料來源:OEC,中金公司研究部

[1] 野口悠紀雄,《失去的三十年:平成日本經濟史》

[2] “黑字”指順差,與赤字相對,因常用黑色墨水記錄故得此稱謂。黑字環流指利用國際收支順差對外投資貸款,實現順差環流並試圖推進日元國際化

注:本文摘自中金公司於2024年4月23日已經發布的《日企出海啓示錄》,證券分析師:

劉剛,CFA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吳薇 聯系人 SAC 執證編號:S0080122060053

李雨婕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3030005 SFC CE Ref:BRG962



標題:中金:日企出海啓示錄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945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