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品鑑會︱第110期:品一品最近3年的《曼松》,聊一聊它的獨特之處

品鑑會︱第110期:品一品最近3年的《曼松》,聊一聊它的獨特之處

by admin - 2024-04-23 25 Views

對於曼松,尤其是曼松王子山,南茗佳人已經深耕了8年時光,這些年走茶山、看茶樹,品着茶,還是爲它心動。而在一衆山頭茶裏,曼松是最特別的存在,你只要泡過品過,就再難忘。

本期品鑑會,我們就來品一品最近3年的曼松,來聊一聊曼松。

【品鑑會】主辦單位:南茗佳人茶業有限公司

品鑑會地點:昆明市官南大道北148號57棟20號南茗佳人店

品鑑時間:2024年4月13日,14:30-16:30

參會人員:南茗佳人品鑑團隊

茶席:1席,7人/席

泡茶者:挽月

茶會內容:品一品最近3年的《曼松》,聊一聊曼松。

茶品:2022年《曼松》、2023年《曼松》、2024年《曼松》。

方法:以175毫升白瓷蓋碗衝泡,投茶8克。

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春茶季曼松王子山的氣候情況是:2022年降雨量好、2023年幹、2024年較幹旱。而在2023年下半年降雨量多,然後12月後到2024年的4月幾乎沒有幾場雨。

幹旱缺水,導致2023年、2024年有零星的茶樹(小茶樹)幹旱枯萎掉。

茶樹爲了應對幹旱缺水,會自我調節,而具體是調節成什么樣子,那么當年的春茶(在制茶工藝恰當的情況下)能最好的展現。接下來我們就去細細品啜一下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曼松》。

展开全文

2022年《曼松》春茶

茶香:以濃純自然的蜜甜香爲主,縷縷蘭香、清新松針香爲輔。

湯含香中初始以幹果蜜甜香爲主,中調是粉撲撲的花香和着濃純幹果蜜香;尾調是鮮木香+野生菌香。

滋味:入口是濃純的蜜甜,幾無苦澀;細膩圓潤的茶湯蜿蜒於口腔,茶香含於茶湯,所經處茶香縈繞。

茶韻:2泡細膩的茶湯咽下,生津徐徐而來;咽下細膩柔糯的茶湯後,脣齒間茶滋味徐徐縈繞;咽下3泡,喉嚨中能清晰感受到有茶氣在下延。5泡時,清涼甜潤的喉韻清晰可感。到了8泡,能清晰感受到清勁的茶氣(體感敏感的已經出現手心發燙,腹部暖融等體感。)

整體品感:2年時間的轉化,茶湯已經變得更加的圓潤,香型也從新茶時期的花香爲主變爲蜜香爲主。茶氣是慢慢累積,然後迸發出來的(即厚積薄發型)。整個的品感是甜潤、舒服的。

2023年《曼松》春茶

茶香:花蜜香爲主(粉撲撲的蘭花香、白花香)。湯含香中是花香和着野蜜甜香爲主,到後段出現鮮木香、野生菌香。

滋味:鮮甜淳潤。到5泡以後,會有縷縷的清苦但瞬化(甜大於苦)。細潤的茶湯流淌過口腔,順滑咽下。

茶韻:咽下茶湯的瞬間,回甘生津速來,對口腔有一定的衝擊力。3泡咽下,喉嚨中涼韻突顯,4泡時,喉嚨能夠清晰感受到茶氣在下延。

咽下6泡滋味飽滿、湯質細潤、鮮甜淳潤的茶湯後,有打嗝之相。口腔、喉嚨的甜涼感很清晰。

整體品感:1年多的時間,《曼松》的協調性在上升階段。還有新茶的清新感。

2024年《曼松》春茶(散茶)

茶香:油潤、幽銳的蘭花香爲主(和着白花香、茶花香);野蜜甜香爲輔。湯含香在尾段是以鮮木香+糖甜香爲主。

滋味:純淨甜糯,幾無苦澀(從頭甜到尾)。

茶韻:2泡細糯鮮甜的茶湯咽下,脣齒間茶香繚繞,喉頭有清涼感。

5泡時,清涼喉韻突顯,口腔清潤甜涼。8泡時,腹部暖融(有茶氣縈繞)。

整體品感:清新浪漫是第一感覺,鮮淳細糯貫穿始終。清潤涼甜席卷着你的口腔、喉嚨。此時的《曼松》還處於一個很活躍的階段,你能清晰的感受到靈動的春韻。

3個年份的《曼松》品完,是一個非常舒服的狀態,它讓你從身體到心靈都是舒潤的。

僅是從品感上來看,即使樹齡是喬木(幾十年)的《曼松》,也很優秀,這得益於它的土壤、山場環境、樹種等綜合的核心因素。

王子山茶園,是獨特的紫紅色磚型壤,遇水成泥,幹燥成石塊,所含的微量元素豐富,茶樹想要茁壯成長就得突破土壤這一關,使勁往土壤裏扎根,不會長太多的岔枝,再加上被高大林木環繞,茶樹爲了接收更多的陽光,拼命的向高處生長,所以在這裏你會看到已經有20/30年的茶樹,還是很細瘦,很筆直。

而筆直生長的茶樹,大部分的樹冠不會太大,尤其是在曼松,是沒有單株的,並且古樹的數量都非常非常的少,所以如果你看到什么“曼松單株”這樣的一定要謹慎。

關於曼松的茶樹,我們也會說,茶樹在別的茶山生長3/5年就很大了,但在曼松王子山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

品《曼松》更多的是品一種山場、品一種獨一無二。如果你沒有感受過另一種(又細又柔,香氣揚,茶氣勁道)的茶滋味,《曼松》你一定要品品看,你品過一次就會知道它獨特在哪裏。

當然它還是皇帝品過的茶,再加上這一層光環,也要品品看。



標題:品鑑會︱第110期:品一品最近3年的《曼松》,聊一聊它的獨特之處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