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財富管理 洪灝最新發聲:股市正處在躁動的邊緣,1萬億超長期國債,只是試探性的开始

洪灝最新發聲:股市正處在躁動的邊緣,1萬億超長期國債,只是試探性的开始

by admin - 2024-05-23 14 Views

5月22日下午,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在第十三屆金磚論壇上,以“雙向奔赴:全球視角下中國不動產資管的危與機”爲題,分享了對最近房地產政策和股市的看法。

洪灝表示,從股市來說,市場正處於躁動的邊緣。

我們只需要在幹柴裏投入一點火星,幹柴烈火就會起來。

房地產行業史詩級的政策有可能可以緩和一些下行壓力,但可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格局,當然我們不排除有更大的“招”。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我們先出了第一步“大招”,包括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降低利率等,但這顯然只是第一步救助的措施。

相比於美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放水力度,中國資產負債表的增長倍數要遠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今天,超長國債收益率一下子下降到1.5%,這代表市場認爲,如果房地產問題不解決,我們的長期通脹前景可能會越來越低。

在持續低通脹,並且過去十幾年央行從未進行過量化寬松的背景下,我們有空間、有政策環境、也有需求進行量化寬松。

可以想象,我們中央政府憑借非常幹淨的資產負債表,它將成爲下一個經濟周期的起點。


流動性都去哪兒了?

這是最大的疑問


現在市場變化極爲迅速,在農歷春節之前,港股和A股市場表現在全球主要市場中排名靠後、跑得最差。

然而,自4月下旬以來,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港股一躍領跑全球主要指數。

A股市場也從春節前的低點,大概2600點,上漲到3200點,漲幅差不多600點,大約20%多。

對於任何指數而言,這都是一次顯著的反彈。

這其中有許多原因,我們不一一詳述。

但目前最關鍵的疑問在於,在房地產行業出台了一系列史詩級的政策之後,

包括調降房貸利率、調降首付比例至歷史最低水平,以及多個城市放寬限購政策;

甚至如南京這樣的城市推出購房送戶口等措施,讓人回想起2008年上海的盛況。

這些政策是否會改變中國過去20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房地產行業呢?

同時,在過去三年中,大家都說,中國央行放了很多水,M2已達到300萬億元,

同時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以及長端國債收益率已經達到歷史低點,

甚至長端的十年國債收益率不斷創歷史新低,

那爲什么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流動性,並沒有轉化成股市以及房市上漲的動力呢?

這一些流動性都去哪兒了?

我認爲這是一個最大的疑問。


市場正處於躁動的邊緣

點燃市場只需一點火星


我們將幾個主要的宏觀流動性指標與股市運行方向進行比較。

紅色线代表萬得全A指數,藍色线代表中國的M2貨幣供應量、貿易順差余額以及經常账戶。

歷史上,這些流動性指標與股市指標基本上是同步運行的,都朝着同一個方向前進。

其中包括2007年的6000點,2015年的5000點泡沫。

在絕大部分時間裏,我們看到,流動性指標與股市指標是齊頭並進的,直到2021年。

2021年,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202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總銷量達到了18萬億元人民幣;

今年第一季度的房地產銷量大約爲1.9億,年化後大約爲8萬億;

與2021年的高點相比,銷量下降了超過一半。

然而這三年也是我們放水放得最多的時間,無論是從資金成本還是整個社會的宏觀流動性來看,都是史無前例的。

同時,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也是史無前例的。

到了4月份,前100的房企銷售指標同比下降了近40%,有的甚至超過一半,形勢非常嚴峻,這是本次史詩級救市政策的背景。

放完水之後,配合的就是,最近市場也漲了。

大家心情澎湃,因爲很久沒有見到這樣的漲幅。

股市,牽一發而動全身。

股市是最好的情緒指標。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衡量信心和情緒的指標,

比如消費者情緒、PMI中的制造商對前景的看法等等,這些都是通過調查問卷得出的指標。

但這些指標最大的問題是它們具有滯後性,而且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大家可能也沒有太多時間和心情去填寫這些問卷。

因此,它們可能並不能真實反映我們的心理活動。

但股票市場每分每秒都有報價,

例如我們今天看到有一筆2024年5月到期的30年期國債,其收益率從2.2%或2.3%突然下降到1.5%,價格一下跳升了接近10個點。

這些情況都告訴我們,市場正處於躁動的邊緣。

我們只需要在幹柴裏投入一點火星,幹柴烈火就會起來,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股市情況。

流動性指標正在上升,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例如,我們的存款規模已達到300萬億元;

但我們的全A指數仍然趴於長期趨勢线上,盡管最近有所反彈,但它仍然沿着長期趨勢线運行。


質量越差的房企反彈越猛

一些港股內房股翻了2-3倍


今天房地產板塊大約上漲了1%,從底部上漲了大約30%。

如果你是做香港中資美元高收益債券,也就是所謂的垃圾債,那么這些基本上翻倍了。

一些在香港上市的內房股大約翻了2到3倍。

你認爲質量越差、越容易破產的內房股,它的反彈就越快,這是一個低質量的反彈。

同時,如果我們看一下,這次反彈之前,各個房地產开發商的質量——

我們用房地產开發商的信用利差來表示其質量的高低,

信用利差越低,也就是說債券收益率離國債的基准收益率越近,那么你的質量就越好。

很明顯,有三個層次的房地產开發商。

一個是國資背景的开發商,如華潤、越秀等,質量非常好,現金流很強。

第二是半國資背景,如中海外等。

而龍湖是一家民營企業。

我們看到,民企和私企與國資背景的开發商的信用利差非常寬,我們稱之爲government spread。

在這次反彈中,正如我們所說,這是一個低質量的反彈,我們看到,

現金流越差、越容易違約、信用利差越高的內房股,其反彈反而更快。

因爲他們的修復空間更大。


史詩級的政策可能

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格局


在這個新的房地產格局中,我們可能已經見了一個歷史性的大頂,

從2021年的18萬億總銷量來看,我們可能已經遠離了那個峰值,

因爲在這次見頂時,我們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人口出生率已經低於1。

如果我們要保持社會人口總量不變,那么這個社會的出生率基本上需要達到1.4到1.5左右,才能維持社會人口總量的平衡,低於1.4基本上是不行的。

我們的居民槓杆率已經達到110%到120%。

同時,我們的GDP增速在5%左右;

而在2008年時是10%左右,在2015年時大概是6%到7%左右,現在是5%左右。

從1998年房改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6年;

在過去的26年裏,中國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從人均5平方米增長到現在的41.5平方米;

城鎮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積也從3到4平方米增長到了36.5平方米。

中國的戶均人口大概 3.1 左右,每人36.5平米,基本上每戶都是1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居住條件非常好。

順便說一下,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大約是不到7平方米。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在過去的26年裏,我們可能完成了很多發達國家都無法想象的發展,從一個發展中國家成爲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甚至更高水平。

所以這次,我們要去庫存,我們要修復房地產,同時我們還要保交房,

我們面臨的挑战一定比2015年和2016年那一波更大,

整體房地產庫存大約是26個月左右。

假設以現在的速度去庫存,我們大約需要26個月。

而正常情況下,每個房地產項目的庫存可持續時間大約是18個月左右。

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战比較大。

史詩級的政策有可能可以緩和一些下行壓力,但可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格局,當然我們不排除有更大的“招”。


降息降准的“大招”

只是第一步救助的措施


最後,重點講一下,我們比較了全球所有主要央行自2008年以來的擴表速度。

因爲央行擴表產生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在社會流通中通過銀行的借貸行爲、人們的購房行爲等不斷擴大,形成廣義貨幣供應,即M2,包括存款以及股票账戶中的現金,這是最廣義的貨幣供應。

如果我們把所有全球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就是基礎貨幣供應,從2008年开始到現在做一個比較,

我們看到,相對於其他國家央行,盡管市場上很多人說中國央行放水放了300萬億人民幣,

但實際上美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放水力度,從資產負債表增長倍數來看,遠遠超過了中國央行。

所以,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我們現在先出了第一步“大招”,包括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降低利率等;

但很明顯,這只是第一步救助的措施。


中國有空間、有政策環境

也有需求進行量化寬松


我們剛才講到,超長國債收益率今天一下子打到1.5%,

這意味着整個市場認爲,如果房地產問題不解決,我們長期的通脹前景可能會越來越低。

因此你會看到長期債務,尤其是10年以上的長債,其收益率會不斷創新低。

這個時候,它顯示的是,我們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我們要着力解決房地產的問題,因此通脹會是非常非常低的一個水平,大概是零左右。

這樣的通脹環境,再疊加我們央行在過去十幾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並沒有肆無忌憚地放水——

我們甚至不到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一半。

因此,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空間進行量化寬松。

順便說一句,中國以前從未進行過量化寬松。

中國的以前的救市行爲,包括2007年的4萬億元,當時我們直接降低了利率,同時通過政府各部門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刺激計劃,全加一塊總計大約4萬億元。

中國商業銀行相當於央行的一個延伸,通過調控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和貸款利率,控制整個社會的信貸。

但現在我們看到,民間對信貸的需求非常不活躍。

我們看到了最近的社融數據,我就不多說了。

所以,剩下的在經濟體中能夠舉債的主體,很顯然是中央政府。

我們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也非常幹淨,負債率大約是50%左右,

是全球所有中央政府中最低、最幹淨的資產負債表。

因此,可以想象,很可能,今年狹義的財政赤字大約是3.2%、3.5%左右,擴大一倍達到7%左右一點都不出奇。

我們有這個空間,有這個政策環境,也有這個需求。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政策只是一個开始,而不是結束。

從剛才的描述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整個社會貨幣的供應和資產價格走勢的背離。

這些貨幣去哪了呢?

民間借貸行爲越來越平淡。

但可以想象,我們中央政府憑借非常幹淨的資產負債表,它將成爲下一個經濟周期的起點。

而我們的1萬億超長期國債,正是這試探性的一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洪灝最新發聲:股市正處在躁動的邊緣,1萬億超長期國債,只是試探性的开始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2175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