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這碗飯,是上海自己的“沙縣小喫”

這碗飯,是上海自己的“沙縣小喫”

by admin - 2024-05-10 20 Views

很多來過上海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

上海街頭,爲什么有這么多“黃山菜飯骨頭湯”?

這些低調小店,只賣菜飯、湯加各種澆頭,裝修近乎簡陋,網上也幾乎看不到什么點評、推廣……但就是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上海各處,开出一千多家店,數量跟沙縣小喫、蘭州拉面有得一拼。

更神奇的是,你要是去問黃山人,他會告訴你,黃山本地並沒有“黃山菜飯”店。

展开全文

就連附近的蘇州、杭州等地,出現黃山菜飯的時間都比上海晚,數量也遠遠不及上海

上海人又會說,上海有自己的傳統菜飯做法,跟“黃山菜飯”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么,遍布上海的黃山菜飯,究竟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爲什么只有上海擁有最多的黃山菜飯店?

它跟上海本地的菜飯,到底有沒有關系?

我們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總算搞清楚了這些問題。今天就來揭祕一下,菜飯行業背後鮮爲人知的演變故事。

01

百年前,菜飯如何風靡上海灘

最早的菜飯是什么樣的?清代錢塘(今杭州)人夏曾傳,在《隨園食單補證》裏記載了當時的菜飯做法:

用油菜心最妙,否則霜後白菜心,用油鍋炒熟。乃以白米攙少許糯米,入鍋煮,以菜極爛爲妙,用葷油尤佳。

“葷油”就是我們熟悉的豬油

換句話說,這樣的豬油菜飯,在江浙一帶很早就有,並不限於上海一地。

畢竟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柴火也是珍貴物資。把飯菜一起做熟,比起分別煮飯、炒菜,能省不少柴火。不僅僅是江浙,在很多地方菜系裏,都能找到相似的蔬菜燜飯。

比如雲南的豆燜飯,閩南的鹹飯,湘西的社飯……食材隨地域和時令各有不同,但先炒後燜,飯菜一鍋出的思路,幾乎如出一轍。

但是,爲什么偏偏是上海人,對菜飯會有特別的情結?

這是因爲,菜飯第一次在餐館裏出售,做成專門的生意,可能就是從上海开始的

民國《上海鱗爪》竹枝詞裏,已經有描繪上海菜飯行業的記載

這事得從民國說起。1920年代,有人在租界的煙館、賭場裏賣起了菜飯。一碗熱騰騰的菜飯拌上豬油,味道家常,價格實惠,兜裏沒什么余錢的煙客賭客也买得起,當夜宵最是妥帖落胃。

圖/紀錄片編輯室《菜飯那些事》

1931年的長江洪災,導致江淮一帶很多農民流離失所。有些人逃到上海,發現菜飯生意的商機,就跟風开店,以此謀生。

所以,當時的菜飯店老板,大多來自蘇州、無錫、常州等地,還以地域劃分派系,卷得花樣百出。

連當時的收容所,都借鑑菜飯做法,來節省燒飯的人力。1931年9月《申報

當年,光是五馬路、六馬路(今廣東路、北海路一帶),就开出了十幾家菜飯店,甚至連路邊的棺材鋪,都劃出一部分店面賣菜飯,跟《繁花》爆火時,黃河路上爭賣排骨年糕的場景有得一拼。

上海人稱菜飯爲鹹酸飯所謂“鹹酸”,滬語裏是“略鹹而有味”的意思。你還能在當時的報紙上,讀到“鹹酸飯”的食評:

菜飯雖然好喫,但單獨售賣,未免單調,商家就开始在配菜上動腦筋。

最流行的澆頭,是排骨、腳爪和四喜肉(醬油香料燜煮的五花肉)三種。有些店還推出了雞腿、鴨腿、燒劃水、炒蝦仁之類的花樣,任君選擇。

單喫飯太幹,還得搭一碗面筋百葉湯、骨頭湯或是鹹菜湯。餐後奉上一杯清茶,有些店還贈送咖啡、香煙之類,把客人伺候得服服帖帖。

就這樣,原本家常面貌的菜飯,被逐步完善成葷素搭配,有湯有飯的豐盛套餐。飯不夠可以續,價錢還比常規飯店便宜一半,很受老百姓歡迎。

菜飯、澆頭都可以預先燒好,點單後兩分鐘就能上齊。無論是幹重活的工人,還是格子間裏的忙碌上班族,都愛來這裏迅速解決一餐,江湖地位堪比今天的沙縣小喫

在經濟不景氣的年頭,有些小情侶甚至把約會地點也選在菜飯店,說是既能省錢,還有“溫暖的親切感”。

這么一來,菜飯店越开越多,到了1940年代,上海“專營或兼營豬油菜飯的菜飯館”,足足有四五百家,也算是滬上餐飲的一個重要派系了。

02

鹹酸飯的廚房演變

建國初期,物資有限,菜飯行業自然也不復往日光景。但自家燒的鹹酸飯,依然在上海人的餐桌上佔據重要地位。

1950年的一篇文章,歷數了自家燒菜飯的種種好處:

多混些菜葉進去,可以省米;飯菜同煮,可以省火;比起單獨的白米飯+炒青菜,還更好入口,小孩也愿意喫。

蔬菜原本常用青菜,這時也換成了更便宜的卷心菜或萵筍葉。萵筍葉略帶苦味,但在飯裏久燜之後,苦味反而變淡,散發出獨特清香,也構成了很多上海人對菜飯的難忘記憶。

圖/紀錄片編輯室《菜飯那些事

燜煮後的菜葉會有些發黃,顏色不鮮亮,卻是更家常親切的味道。

圖/紀錄片編輯室《菜飯那些事

這時候的菜飯,很難配上排骨、腳爪之類的“奢侈”澆頭,但六十年代後期,物質條件略有好轉,菜飯裏就漸漸增加了鹹肉,帶來更豐富的鹹鮮香氣。

民國時期的菜飯店,較少有加鹹肉一起燒的記載

自家燒的菜飯,還有一個重要元素是飯餈!

無論是農村的柴火大竈,還是當年城市裏的煤球爐+鑊子,都會在底部烘出一層飯餈,鏟下來焦黃酥脆,比零食還香。

再後來,經濟好了,賣菜飯的餐館重新多了起來。這時候的菜飯店,漸漸形成幾個分支:

一種是依循傳統的老店,比如民國菜飯老字號“美味齋”,後來合並入“老半齋”。如今老半齋的菜飯,依然是不放鹹肉的做法,老客也常點黃豆骨頭湯相配,頗具民國遺風。

圖/紀錄片編輯室《菜飯那些事

一種是主打“柴火土竈”的郊區農家,在鍋裏烘出來的飯餈是最大賣點。雖然都說家裏的菜飯最好,但土竈越來越少的時代,想念這股煙火氣的上海人,也愿意爲了一碗柴火菜飯,穿越大半個城市去懷舊。

圖/青浦文旅

還有一種,就是街頭巷尾,主打實惠的菜飯小店。門頭簡陋,做最家常的鹹肉菜飯,配點湯,加上大衆化的幾樣澆頭,周圍的居民不想燒飯,就來這裏快速解決一餐。

這種小店,就是後來遍布上海的“黃山菜飯店”的前身。

03

黃山菜飯,是上海自己的“沙縣”

發源於上海的“鹹肉菜飯”小店,是怎么變成“黃山菜飯”的?

留意一下店裏的信息,一個經常出現的關鍵詞是:休寧

這個故事可以追溯到2003年。來自安徽休寧縣的汪榮發和妻子,當時在浦東开小喫店謀生。那一年,他們盤下了一個老板轉讓的菜飯骨頭湯店,賣5元一份的菜飯套餐。

他們發現,這個生意雖不起眼,在上海卻很受歡迎,开業半年,足足賺了10萬元。

前文提到,蔬菜燜飯的做法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安徽也有類似的筍燜飯、菜燜飯之類,但不會像上海這樣,專門开店做菜飯生意

次年春節一過,他們就把老家的親戚也帶來上海开店。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休寧人在上海做起了菜飯生意,也叫響了“黃山菜飯骨頭湯”的名氣。

也許因爲黃山是旅遊勝地,休寧人开的菜飯店,都以“黃山”特色招徠顧客。如今在上海开菜飯店的黃山人有近萬名,休寧人就佔了90%,年產值高達數億元。

給大家劃個重點:最早开店的汪榮發,是在一家已有的菜飯店基礎上做起來的,並不是從無到有,發明了“黃山菜飯”這個派系。

但,爲什么現在的黃山菜飯,口味跟上海菜飯並不一樣?

在浦東开了十幾年店的休寧老板告訴我們,他們早年做菜飯,也採用上海傳統做法:先炒青菜和鹹肉,再放生米和水同煮,二十分鐘才能出一鍋。

當年的配菜,也只有蹄髈、排骨、豬爪幾樣,和本地菜飯店別無二致。

但是,面向大城市的快節奏生活,生米下鍋的做法有些缺點:菜飯出鍋時間太長,來不及現燒現賣。如果提前煮好保溫,又難以預估份量,幾小時沒賣完,就容易發餿變質。

做傳統菜飯的本地老店,經常得趕早去喫,去晚了就可能估清,也是這個道理

於是,休寧店主們改變了菜飯做法。白米飯預先蒸熟,蔬菜現炒,再把蒸好的米飯拌入。賣一鍋炒一鍋,出餐夠快,又不易浪費,大大提高了效率。

圖右的白色機器,就是菜飯店後廚的蒸飯機,一次可以蒸幾大盤米飯。

菜飯原本用的青菜,久燜易黃,切洗也麻煩。如今也都換成薺菜,供應商統一切碎了送到店裏,能省不少人工。

爲了豐富菜單,有些店开始引入自己熟悉的安徽菜式。比如這張菜單上的幹豆角、野竹筍、梅幹菜,都是店主夫妻從家鄉帶過來的。

黃山菜飯雖然沒有明確的連鎖組織,但店主相互之間都是親戚、朋友。做法怎么改良、哪些配菜賣得好……一家店有新發現,其它店也會同步跟上。

經過多次迭代,黃山菜飯裏的“含滬量”越來越低,就漸漸有了自成一派的模樣。

在秉承正統的上海人眼裏,這樣的菜飯堪稱異端:

飯和菜最後才拌到一起,沒有燜煮到微黃的酥糯青菜,也沒有吸飽菜香的Q彈米飯,更沒有焦脆的靈魂飯餈。澆頭選項裏,居然還有口水雞、小炒肉這樣的“叛徒”。

一旦有人把它跟上海聯系到一起,一定會有上海人來極力撇清關系:這跟上海菜飯不是一回事!

但是,也正是因爲這樣“離經叛道”的簡化,黃山菜飯店才能在物價高漲的上海,長年供應十來塊錢一份,有菜有肉有湯的平價套餐

行色匆匆的快遞員、外賣小哥進門,點單後半分鐘就能上齊,喫完可以抓緊時間奔赴下一站。

還有做體力活的工人師傅,消耗大,飯量多。這兒的菜飯和湯都能免費續,配上自家做的辣醬和小菜,絕對不讓人餓着肚子出門。

很多开了十幾年的菜飯店,都是夫妻檔自己操持,生意有80%來自周邊熟客。來固定的菜飯店打卡,已經成了老客的生活習慣。

對他們來說,這碗菜飯是燜還是炒,用青菜還是薺菜,也許沒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它能爲城市裏千千萬萬的打工者,提供便捷、實惠、飽腹的一餐,也讓無數菜飯小店的經營者,得以在大城市立足謀生。

一百年前,菜飯憑着便宜親民的特色,在上海灘打出了一片天地。

一百年後,雖然時代巨變,味道也不似當年,但街頭巷尾的樸素小店,依然從早到晚亮着燈,爲城市裏奔波的人,提供一碗平價的菜飯配熱湯。

這可能就是草根食物,最值得傳承的滋味。

文 - 黃穗穗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後期 - 大桴

感謝夏桁對本文的幫助!



標題:這碗飯,是上海自己的“沙縣小喫”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2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