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甘肅麻辣燙火爆出圈 三門峽姑娘果敢开店

甘肅麻辣燙火爆出圈 三門峽姑娘果敢开店

by admin - 2024-04-21 17 Views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通訊員 鄒森文/圖

近來,甘肅麻辣燙、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引發全網關注,三門峽“90後”姑娘孫倩被成功圈粉!3月5日,她和丈夫直奔天水,只爲喫一碗正宗的甘肅麻辣燙。品嘗之後,她決定跟當地師傅學習制作麻辣燙;回來後,便在三門峽开了一家甘肅麻辣燙店。

日前,記者來到這家位於黃河路的甘肅麻辣燙小店,見到了孫倩。她留着一頭齊耳短發,颯爽幹練,但神情略顯疲憊。“知道做餐飲辛苦,沒想到這么辛苦!我還不到30歲,熬得像四五十歲一樣!”孫倩笑着說。店裏試營業有半個月了,孫倩與丈夫於良每天忙到夜裏十一二點,恨不得睡在店裏。

跨越近600公裏路 遠赴天水學技藝

“最开始,我只是單純地想去喫,後來老公提議不如在三門峽开一家甘肅麻辣燙,以後我就可以天天喫了!”於是,3月5日,孫倩和丈夫乘坐高鐵,跨越近600公裏,來到天水,品嘗心心念念的麻辣燙。

在天水,24小時之內,孫倩喫了10家麻辣燙,其中包括海英麻辣燙這樣的網紅店,還有本地人推薦的一些口碑店鋪。“說實話,當我排了兩個小時的隊,喫到第一口麻辣燙的時候,有些失望,感覺沒有想象中的好喫,可能是期待值拉得比較高。後面又慢慢細品,我覺得甘肅麻辣燙的配料主要是甘谷辣椒,看上去又紅又辣,喫起來則是鹹香,口味比較中庸,也很大衆化,容易被市場接受,所以決定跟當地師傅學習制作麻辣燙,把它‘帶回’三門峽!”孫倩說。

經過一番對比,孫倩選了一家自己認爲比較好喫的店鋪,並交了2萬元學費,跟隨師傅學習制作麻辣燙。一個星期後,孫倩便學成返回三門峽,和丈夫着手找門面房、辦理營業執照等开店事宜。起初,他們想在三門峽高鐵南站附近找店面,後來發現房租較高,一年都要幾萬元,對於麻辣燙這樣的小生意來說,成本過高。最後,孫倩選擇了現在位於黃河路的店面,房租每月不到2000元。她覺得這個價格可以承受,就與房東籤了合同。爲了節約成本,小店幾乎沒有裝修,只是簡單給牆面刷了漆,所有事情都是孫倩兩口親力親爲,也沒請幫工。

試營業波折不斷 顧客認可燃信心

3月23日,孫倩的甘肅麻辣燙开始試營業。

展开全文

當天,雖然小雨淅淅瀝瀝,卻難以阻擋大家心中對甘肅麻辣燙的熱烈渴望。孫倩透露,自早上10點起至店鋪打烊,顧客絡繹不絕,店內熙熙攘攘。由於等餐時間較長,她不得不頻頻向顧客致歉:“不好意思,對不起,讓您久等了。”仿佛在這一天裏,她已經將平生所有的“對不起”都傾訴給了這些熱情的顧客。

孫倩說,對於甘肅麻辣燙的味道,有人說好喫,也有人說難喫,還有人覺得太鹹了、不夠辣。因此,店裏對口味進行了微調,盡量照顧多數顧客的口味;同時,在每個餐桌上都配了小米辣,滿足喜歡喫辣椒顧客的需求。“甘谷辣椒是比較香的,本身並不辣,搭配小米辣的話,就是比較完美了。”

試營業第一周,生意持續火爆,最高單日營業額達6000元。這令孫倩倍感振奮,覺得選擇沒錯,麻辣燙是可以掙錢的。然而,店鋪抖音账號下的一些負面評論卻如冷水般澆滅了她的熱情。有人對店裏麻辣燙的味道質疑,冷言冷語,不予認可。這讓孫倩陷入了深深的疑慮之中,她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开始懷疑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否值得。她曾一度想要放棄,關掉店鋪,不再繼續經營。

在試營業的第二周,孫倩漸漸察覺到店鋪裏出現了回頭客的身影。其中有位顧客特別熱情地告訴她,他非常喜歡甘肅麻辣燙的獨特風味,並鼓勵她好好經營,說自己以後會常來光顧,還會向身邊的朋友推薦。顧客的認可如同一劑強心針,瞬間讓孫倩重燃了鬥志,之前的不快和疑慮也一掃而空。她再次堅定了自己的創業信心,深信甘肅麻辣燙絕非一時之熱,其獨特口感定能贏得更多人的喜愛。於是,她與朋友攜手合作,迅速在陝州區开設了第二家甘肅麻辣燙店,以滿足更多食客的味蕾需求。

老餐飲人深思考 專注內核爲上策

孫倩透露,店鋪在試營業兩周內營業額高達6萬元。然而,其中三分之一需用於支付人員工資等日常开銷。至於淨利潤的具體數額,目前尚無法准確計算,需要待後續靜下心來,仔細核算各項成本及收益後方能得出。

像甘肅麻辣燙這樣的網紅項目,能否持續經營?發展後勁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深耕餐飲業20余年的老餐飲人李先生。他表示,雖然流量帶來的豐厚回報看似誘人,但創業成功的基石在於全面的市場調查和堅實的技術支撐。初期追逐市場熱點確實能吸引一波客流量,但要真正守住這一風口,單靠流量是遠遠不夠的。餐飲業的持久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其本質,即注重菜品的口味與質量、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持續創新以及優化供應鏈管理等關鍵要素。因此,與其浮躁地追逐市場熱點,不如靜下心來,專注於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長久之計。



標題:甘肅麻辣燙火爆出圈 三門峽姑娘果敢开店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