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美酒名茶 酒企頻頻押寶國際化,出海成本高,尋求華人外的新增量市場爲關鍵

酒企頻頻押寶國際化,出海成本高,尋求華人外的新增量市場爲關鍵

by admin - 2023-08-22 51 Views

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葉子沛

“基本只有中國超市有賣,而且即使是中國超市也很少,還是以中餐館爲主。”

“外國人喝的不多,中國人喝的相對多一些。”

這是數位在國外生活的中國消費者對所在地白酒市場的感受。

時至今日,中國的白酒國際化尚還處在入局的初級階段,各家酒廠均有布局,從飛天茅台、汾酒的青花汾等高端、中高端產品到紅星二鍋頭等平價口糧酒在國外的部分城市均能購买得到,不過,囿於消費人群、渠道等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的中國白酒依然很難走出“唐人街”。

事實上,中國的白酒企業很早就將國際化視作一個重要課題。

但是,市場上關於中國白酒國際化是否是僞命題的爭論一直不休,彼時,不少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都仍處在一個品牌站位的階段,多數時候仍是象徵性的出現在企業的年報以及各類公开講話之中。

不過,時至2023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酒企在國際化方面落子,白酒企業的海外動作明顯增多。

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實地考察了英國以及匈牙利酒類市場;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聯東赴巴黎考察交流;瀘州老窖也在新加坡开啓了2023年“讓世界品味中國”全球之旅;茅台則又傳出在墨爾本的形象店开業。

但目前,中國白酒的國際化尚處於萌芽階段,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白酒出口額爲7.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1億元,其中,茅台就要佔到42.4億元,其余酒企的海外市場份額則基本處於極低的水平。

白酒出海成本高,國內渠道模式難復制

目前,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除了體量上的低位運行外,還面臨着其他的困難,這些困難從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幾位來自酒企的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言中可以窺見一二。

展开全文

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建議,加快制定與國際接軌、完整規範的中國白酒國際標准;積極推動破解白酒貿易條件和關稅壁壘等建議。

這直接反映了中國白酒國際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標准難題以及政策困難,也即中國白酒一方面面臨缺乏國際標准的問題,一方面也面臨各地政策不一致導致的高成本。

曾從欽此前也曾指出,海外依舊普遍對中國白酒課以重稅,個別國家徵收的綜合稅率甚至高達300%,致使中國白酒國際市場准入成本高、海外終端零售價格高,削弱了國際市場競爭力。

在英國生活的消費者對搜狐財經表示,在英國購买白酒的價格基本達到國內的一倍左右。

“我附近的中國超市,一瓶飛天茅台的價格爲595英鎊(約合人民幣5531元)。”

而京東自營上,海外版的飛天茅台兩瓶的售價爲4987.08元,國外售價達到國內的兩倍以上。

這背後部分反映了關稅以及各類成本累積後的成本問題。

同時,不同地區的不同環境也爲白酒的國際化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中國白酒在國內得以證實的渠道打法在國外未必行得通。

如英國市場上,數位生活於英國的中國人對搜狐財經表示,中國白酒的主要消費場景爲中國超市以及中餐館,其中中餐館較爲重要。

也即在該區域,中國白酒的消費需要大幅依賴即飲渠道,而即飲渠道與高端單品、以及高關稅高溢價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進一步增加了中國白酒在該地區國際化發展的難度。

而在北美市場,一名曾經的加拿大習酒經銷商對搜狐財經表示,其產品需要售賣給當地政府的酒類直營超市,並由直營超市統一對外售賣。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白酒的渠道在當地的自行發展。

高度依賴華人消費市場,潛在消費人群待突破

高度依賴華人消費群體是當前白酒國際化的一大特徵以及問題所在。

地緣、文化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白酒在東南亞以及東北亞地區的受衆相對較廣。

韓國、馬來西亞等亞太國家也是中國白酒的主要出口地。

不過,有部分身處韓國、東南亞等地的消費者對搜狐財經表示,事實上,在這一部分地區,白酒的主力消費者依舊是中國人。

“韓國人聚會還是喝燒酒、米酒,大部分白酒消費應該還是中國人。韓國有大量的中國工人,這部分人或許是白酒消費的主力。”

“馬來西亞本地人喝啤酒較多,白酒基本沒有見過。”一名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消費者則這樣表示。

從相關數據來看,中國白酒的出口大國,在華人總數上以及華人比例上均屬前列。

僅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國白酒目前在國際市場上的主要消費人群依舊是華人。

但中國白酒在歐美等地的文化認同上相對較弱,在這部分地區,中國白酒的主要消費人群同樣是以華人爲主。

英國以及北美部分地區的消費者對搜狐財經表示,在自身所在地區,中國白酒的消費人群主要是老移民、留學生以及部分嘗鮮的外國人。

前文提及的前加拿大習酒經銷商對搜狐財經表示,白酒文化對於國外市場一直算是一種文化輸出,口感辛辣,在北美的受衆並不大。

“我們白酒經銷商會考慮用白酒去調一些雞尾酒。最成功的是和菠蘿汁的混合。可以有效遮蓋辛辣的口感,從而讓白酒更容易打开市場。”

事實上,國外市場上也有威士忌桶強等相對高度的品類,白酒在非華人領域的認可度以及接受度並不完全受制於高度數,不過如何做到文化突破,而不僅僅“受困”於華人消費基數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重要突破方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酒企頻頻押寶國際化,出海成本高,尋求華人外的新增量市場爲關鍵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