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黑茶收藏最應把握的五點

黑茶收藏最應把握的五點

by admin - 2023-08-09 49 Views

黑茶因其可長期存放且愈陳愈香,是能喝的古董和極具升值潛力的藏品,也是具有金融投資屬性的理財產品,因而廣受追捧而收藏者衆多。那么,怎樣收藏黑茶?

1、品質是第一位的

展开全文

黑茶不管你賦予它多少功能和附加值,但萬變不離其宗,它的本質是食品。選取優良品質的茶是收藏的基礎。現在黑茶包裝十分講究,愈來愈漂亮。黑茶的競爭嬗變成了包裝的競爭,脫離了根本。現在一些茶商爲了討好顧客在包裝上大做文章。劣質茶配上高檔包裝照樣蒙混那些不懂茶的消費者,此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因此,收藏黑茶,你首先要花真功夫識茶懂茶。黑茶的品質有着客觀標准。

片茶在手,一要觀其形,看棱角是否分明,條索是否密致,含梗是否適度。

二要察其色,顏色是否正常,是否過度發酵,是否紅綠茶改制,是否黴變。觀湯色,衝泡之下原形畢露,不同品質不同品種不同年份的茶湯色不同。還要反復衝泡看其耐泡性。

三要聞其香,是否有安化黑茶獨有的清香,區分茯磚茶的菌香老茶的陳香。善於區分陳香與黴味。對有異味和有奇香的茶都要警惕。

四要嘗其味。真正的行家憑三寸不爛之舌入口便知茶的品質年份,收藏黑茶必須練就這副本領。

2、 老茶固佳,新老梯次收藏更爲重要

追尋老茶是所有藏家的本能。但是,湖南黑茶過去一直是以邊銷爲主,內地飲者蓋寡,有年份的老茶存世量少。一味追求老茶,收藏之路便愈走愈窄。就黑茶而言,新與老相對而言,今天的新茶便是明天的老茶。黑茶不像青花粉彩瓷器,沒有上百年的歷史不算老貨。黑茶五年以上其價格是新茶的數倍。陳化時間短,茯磚陳化三年,千、百兩五年口感就可以了。

因此,要每年收藏一批新茶以待陳化。五年一個周期,喝老存新,年年享用老茶,進入良性循環。況且,片面追尋老茶極易上當受騙。眼下市面上有些所謂老茶盡是貓膩,首先,包裝作舊作僞,生產日期標注提前;二是過度發酵或者改制重做冒充老茶;三是新老原料摻和等等。

另外,黑茶收藏一定要有量的概念,具有條件的應該批量收藏新茶陳化。即使你家有老茶而沒有一定量也無濟於事,僅供把玩而已。

3、 盡量成系列收藏

盡量收全讓藏品成一個完整的系列,這是有成就的收藏家的成功之策。系列藏品比之單品收藏隨意收藏,其價值不是成算術級數而是成幾何級數增長。

一是知名企業的產品盡量收全,或者在一個時間段內該廠出品的茶收全。二是分類收藏。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安化黑茶的三磚三尖一卷(黑磚、茯磚、花磚,天尖、貢尖、生尖,花卷即千兩百兩),選取其中一類或幾類收藏。

4、 有獨特意義存世量小的茶不可放過

其一,紀念茶。

其二,獲獎茶。獲獎茶多爲優質茶知名度隨獲獎而攀升,認可度高,容易接受。

其三,絕版茶。絕版的已經後不見來者,類似於80年的猴票,升值是必然的。

其四,限量茶。古玩的價格是與存世量成正相關的,存世量小,價格就高,元青花罐鬼谷子下山拍賣2.3億人民幣天價就與其存世量有關。據權威認定,全世界元青花僅有200余件。宋代汝瓷鈞瓷屢創拍賣天價亦是稀爲貴所致。黑茶亦然,限量茶因產量小,幾年後一片難求,這樣的茶“一片頂兩片”甚至十片,收事半功倍之效。

5、 茶典籍茶具收藏不可或缺

茶典籍記載着我國黑茶的嬗變,是黑茶的經濟史和文化史,對我們研究黑茶歷史、提高黑茶鑑藏水平具有承先啓後的意義。如彭先澤先生民國29年出版的《安化黑茶》和1950年出版的《安化黑茶磚》二書,就系統記錄了安化黑茶的產地、種類、品質、栽培、採摘、復制、貿易、捐稅、茶人、茶俗等,是一部黑茶發展史,是黑茶收藏愛好者的必修之課。

茶具,也是黑茶收藏的必然延伸。茶具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中國的茶具經歷代改進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亦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馳名中外,爲歷代藏家所青睞。茶具除杯、壺、碗、盞、碟、盤外,還有幾十種;材質除陶瓷外有青銅、玻璃、金屬、竹木等。《雲溪友議》說陸羽造茶具24種。宋代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均有大量茶具。始創於明代中期的紫砂器更是引領我國茶具風騷幾百年。1979年香港來大陸採購紫砂名家壺,顧景舟的一把才300元左右、周桂珍何道洪的150元左右,其他75元左右,1982到1985年顧景舟的2500元,2000年以後達到20萬,現在到了一千多萬,漲了幾萬倍。說明茶具收藏前景可觀。

(資料來源:安化黑茶)

編者注:

1、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後台聯系我們刪除。

2、熱忱歡迎廣大茶友投稿,投稿請發至: admin@chinadarktea.com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黑茶收藏最應把握的五點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