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集中關店、勢能下滑,昔日“中國第二咖啡連鎖”攤上事了?

集中關店、勢能下滑,昔日“中國第二咖啡連鎖”攤上事了?

by admin - 2023-07-04 44 Views

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首批咖啡“犧牲者”似乎已經出現。

近日,不斷有消息傳出,昔日“中國第二咖啡連鎖品牌”太平洋咖啡正陷入閉店危機。

01.

熱門商圈頻關店,

太平洋咖啡市佔率不足2%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太平洋咖啡集中關閉廣州多家門店。

工商信息顯示,太平洋咖啡在廣州注冊的門店有45家,存續11家,已注銷34家,注銷時間主要集中在2021-2023年。爲了了解太平洋咖啡閉店的真實情況,紅餐網決定到廣州各大商圈一探究竟。

6月25日下午,紅餐網在原太平洋咖啡珠影星光城店看到,門店的玻璃門緊鎖,店內殘存着不少過往的雜物,門頭上“太平洋咖啡”的品牌名已經模糊不清。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該門店今年3月底就已經閉店。截至目前,還沒有新的品牌入駐該商鋪。

△太平洋咖啡珠影星光城店,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同樣處於關店狀態的還有太平洋咖啡南天廣場店。公开資料顯示,南天廣場店於2014年正式开業,已經運營了近十年。但如今在太平洋咖啡的小程序上搜索“南天廣場店”時,已經無法找到相關結果。

而原南天廣場店的商鋪已經有了“新主人”——一家名爲“seoi6”的烘焙店建起了圍擋。

展开全文

△太平洋咖啡南天廣場店,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不過,太平洋咖啡並沒有時間爲這些倒下的門店感傷,除了這些已經關門的門店之外,太平洋咖啡一些在營門店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同日下午5點,紅餐網到達了太平洋咖啡位於六元素體驗中心的門店。該店位於商場一樓,目測面積約100-120平米,偌大的門店在商場一衆咖啡品牌中十分搶眼。

但紅餐網走進門店時發現,即便算上門店僅有的一位店員,店裏的總人數也不超過10人,其中桌子上擺有咖啡的顧客僅佔一半。在寬敞的空間襯托之下,門店顯得尤爲冷清。

△太平洋咖啡六元素體驗中心門店,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無獨有偶,太平洋咖啡天娛廣場店也出現了同樣的狀況。該店位於天娛廣場一樓,崗頂地鐵站的A出口處。但即便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段,門店內也難尋喝咖啡的顧客。

相較之下,隔壁一家賣10元咖啡的獨立咖啡館內卻一座難求。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咖啡關店並不是廣州地區獨有現象。

據紅餐大數據的消息,截至6月26日,全國範圍內的太平洋咖啡門店數爲317家;而據界面新聞報道,其2020年的全國門店數爲443家。這意味着,過去兩年多時間,太平洋咖啡閉店數超百家。

極海品牌監測的數據顯示,由於太平洋咖啡近2年頻繁關店,其市佔率也正在逐年下降,目前品牌的市佔率僅爲1.7%。

02.

賽道越來越細分,

太平洋咖啡“卷”不動了?

公开資料顯示,太平洋咖啡(Pacific Coffee)於1992年在香港成立。憑借聚焦商務人群的服務和區別於星巴克的差異化定位,其在2010年發展成爲香港第二大咖啡連鎖公司。同年,華潤創業收購了太平洋咖啡80%的股權,成爲品牌的最大股東,並正式將太平洋咖啡帶入內地市場。

彼時,華潤創業副董事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黎汝雄曾放出豪言,計劃在5年內將太平洋咖啡拓展爲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

但時至今日,太平洋咖啡也沒有完成當初許下的宏愿。隨着瑞幸正式踏入萬店行列,太平洋咖啡不到400家的門店數難再支撐起“行業第二”的頭銜。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工商信息,太平洋咖啡門店的注銷時間集中在2021-2023年,正值國內咖啡行業迅猛發展的時期。對此,一位小紅書網友調侃道,“當下,星巴克在卷場景,瑞幸在卷價格,太平洋咖啡則是卷起了鋪蓋”。

昔日的行業巨頭,爲何落得如此地步?

從品牌定位的角度來看,太平洋咖啡顯得有些跟不上節奏。

自創辦以來,太平洋咖啡一直聚焦於中高端的商務人群,產品的平均定價也都在30元左右,內地門店也直接對標星巴克模式。

單看價格和人群,似乎沒什么大問題。

問題在於,如今國內的咖啡市場已經不再是過去的“SPC”時代了(STARBUCKS星巴克、PACIFIC太平洋、COSTA咖世家)。近幾年,市場上不同定位不同風格的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不乏大量價格和產品各異但同樣瞄准白領人群的咖啡品牌。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選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太平洋咖啡對白領們的吸引力也开始下滑。

喝精品咖啡,消費者可以選擇%Arabica咖啡、藍瓶咖啡或獨立咖啡店等專注做精品咖啡的品牌或門店。商務社交,可以到門店寬敞、舒適、有設計感的星巴克、M Stand等品牌。如果僅僅是爲了當提神的口糧,太平洋咖啡的價格未免太貴了些,市場上還有一大批平價咖啡可以選擇。

這就使得太平洋咖啡處在一個尷尬的定位——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爲了提神太貴,爲了辦公或者聊天不如星巴克方便、舒適。”

提到方便和舒適,就不得不提一下太平洋咖啡對於場景打造的懈怠。

對比其一直對標的星巴克,近年來在原有的基礎店型外,开發出了臻選烘焙工坊、pourover門店、高端臻選Reserve門店、星巴克臻選咖啡·酒坊、啡快門店等多種店型。

每开出一種新店型,星巴克都會重新設計門店的裝修,以打造不同的空間體驗,甚至推出門店限定產品。比如最近星巴克推出威士忌桶釀系列產品,僅北京、上海、天津等9座城市的25家星巴克臻選門店有售。

相較之下,太平洋咖啡在裝修上一直沒有改變原有的商務風格,門店仍是以黑色爲底色,搭配商務洽談常用的紅沙發。在大大小小的咖啡店都在努力卷裝修、卷體驗的時代裏,這樣的設計不免有些“老氣橫秋”,難獲消費者芳心。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品牌自身“不思進取”的同時,太平洋咖啡似乎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庇護”。

一位不具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太平洋咖啡是華潤旗下的連鎖咖啡品牌,此前品牌开店一度綁定華潤置地的寫字樓、商場項目,過去在華潤置地旗下一些新开業的寫字樓、商場中都能看到太平洋咖啡的身影。

但隨着太平洋咖啡品牌影響力的下降,這些寫字樓、商場似乎也不再爲太平洋咖啡的拓店護航。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爲了迎合年輕白領的喜好,與周邊地方原有商業生態形成互補,目前商場的業主們都會優先招商瑞幸咖啡、星巴克和MANNER COFFEE等連鎖品牌,太平洋咖啡這種商務氣息本就濃厚的品牌反倒不在他們優先考慮的範圍內。

資料顯示,目前華潤在營的86個商業項目中,僅有重慶萬象城、青島萬象城、深圳萬象城、無錫萬象城四個購物中心裏還有太平洋咖啡的門店。

此前开設在深圳萬象天地內的太平洋咖啡,已經不見蹤影。小紅書網友“深圳新消息”發帖爆料稱,太平洋咖啡深圳萬象城店也將撤店,並稱“雖然同是華潤旗下的自家人,也未能逃過被調整的命運”。

該帖子底下還有網友留言表示:“早該撤了,難喝”“太平洋這兩年關了好多店,深業上城的也關了”“隔壁KK MALL的也撤了,附近真的一家都沒有了”……

結 語

總的來說,太平洋咖啡勢能的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其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中國咖啡市場。對消費者來說,高品質、好體驗和性價比即便不能同時具備,但也總得擇其一,而太平洋咖啡明顯處於一個“魚與熊掌都得不到”的尷尬位置。對於品牌後續的發展,紅餐網將保持關注。

作者:紅餐網簡煜昊,以上圖片由企業提供,央廣網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集中關店、勢能下滑,昔日“中國第二咖啡連鎖”攤上事了?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6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