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美酒名茶 酒的收藏價值到底有哪些?它真正的意義在何處?

酒的收藏價值到底有哪些?它真正的意義在何處?

by admin - 2023-05-05 67 Views

206年2月的中央電視台第2套《鑑定》(春節賽寶大會)節目中,播放了2003年出土於西安北郊的一處西漢早期墓葬中盛裝於青銅器鎏金鳳頭鐘中的液體文物——西漢古酒。

該酒液呈綠色,這種綠酒除了含有- .般酒所含有的組分外,還另含有一般酒不含有的7種類的組分。看到節目現場專家的介紹,大家都對這種酒能否飲用存在很大的疑問。

現場專家說此酒既能飲用又不能飲用,聽罷大家更是疑惑。專家解釋道,說它能飲用,因爲它還是酒,但由於經過了2000余年酒中溶解了青銅酒器中的物質,恐對身體健康有害。

說它不能飲用,是因爲它也是珍貴的液體文物,應予以保藏。

歷經2000余年开封時仍能香氣四溢,古酒爲何能存放兩千余年之久?主要是由於該酒採用了生漆漆封技術,酒的密封保存技術相當先進,值得今人深入研究借鑑;西漢時的釀酒工藝已

得到了很大改善,酒的釀造和發酵過程延長,酒的存儲時間相對延長。

這存世的西漢古酒,不僅是當今的一大酒實物的享受,也是研究傳承酒類生產工藝、研究酒文化的珍貴實物文獻。

1996年,錦州市凌川酒廠在老廠搬遷時,偶然在地下發掘出了清朝道光廿五年(公元1845年) 穴藏貢酒。

四個木酒海(裝酒的容器)內藏原酒4噸左右,穴藏151年。經國家文物局鑑定,這批穴藏了一個半世紀的貢酒,實屬“世界罕見,珍奇國寶”。

專家爲之取名爲“道光廿五”,並以文物博函(1998) 622號文件定爲文物。1999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國嘉德拍賣有限公司舉辦的道光廿五貢酒拍賣專場在北京舉行,百斤貢酒拍賣出了350萬元天價。

1998 年7月,道光廿五以“穴藏時間最長的貢酒”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1999年12 月,經國務院批准,出土的木酒海及10千克原酒被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收藏。

展开全文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大多具有文化內涵的物品,都是人們競相收藏的對象。一個收藏品的價值,往往很難用貨幣來衡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身邊左右,往往有許多具有收藏價值的東西,由於被人們忽略,以及變革迅速的時代而淹沒、消失,而造成千古遺憾。

而酒伴隨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八千年以上,這相伴久遠之物,有時往往卻被人們所忽視。從內涵豐富的酒文化中,我們不難發現,收藏對象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酒文化中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內容成爲收藏的對象。在一般人群的認知中,大多認爲酒、酒瓶、酒瓶蓋等是收藏的主要對象,其實,這是比較片面的認識,酒文化收藏應該包括更爲豐富的內涵。

具體而言,酒文化收藏的內容主要包括:

如,以紙或紡織、塑料等多種材質的書籍、圖片、聲音、視頻等載體形式的與酒文化相關的傳說、詩詞、小說、歌曲、酒令、文章、論著,以及禮儀風俗等非物質收藏。

常見的有各類酒文化著作、攝影圖片、藝術設計圖片、具有酒文化內涵的工藝美術品、錄音錄像帶、光碟、娛樂玩具(如撲克牌)等。

從文化傳承及其收藏文化角度看,非物質文化形式的收藏甚至超過了酒的實物收藏本身,而成爲酒文化收藏的靈魂。

美酒、酒版、酒標、酒瓶等是酒類藏品中最爲常見的收藏對象。現在,國內外都有酒文化收藏的愛好者,隨着科技的發展,酒文化內涵的不斷豐富,諸多具有酒文化元素的產品被創造出來,也是收藏者收藏的對象。

酒文化藏品是酒文化的載體,以多種形式記載了酒文化的發展酒文化藏品以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形態記載了酒文化的發生演變發展的歷史。

隨着各地酒文化收藏愛好者隊伍的壯大,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地方酒文化博物館、私人藏

品館、藏品室、藏品櫃等,都收藏了具有區域特色的酒文化藏品。

觀者在面對實物形態的酒文化藏品時,能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了解酒文化的特點,產生對酒文化的興趣,提高對酒文化的認識,在口中品味美酒、眼中看到酒物、耳中聽到酒歌等的多元酒文化體驗之下,人們加深了對中華酒文化的熱愛,提高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在不同歷史時代所留存下來的酒文化文物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科學技術進步帶給人們生活的便利和酒產品的豐富多彩。

對古代造酒、儲藏酒、飲酒禮儀、各地域人們飲酒習俗、各民族飲酒風俗等有了立體、直觀的了解。

在對外文化交流中,酒文化藏品展現了我國酒文化的特色,對促進我國酒文化的發展,吸收國外有益的酒文化元素,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酒生產企業運用酒文化與收藏文化, 創新設計具有收藏價值的新產品

隨着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的酒生產從傳統的釀酒小作坊逐漸發展到工業化造酒的企業化、集團化運作。酒文化與收藏文化相結合,企業不斷創新开發設計具有收藏價值的新產品。

酒企業不斷創造出具有收藏個性的新概念酒品。只有具有個性化的酒產品,才可能被人們所珍視。

越來越多的酒企業將收藏文化融人其產品設計和形象宣傳中,打造出具有收藏個性的新概念酒。如劍南春的“唐時宮廷酒”、瀘州老窖的“國窖1573"、錦州的“道光甘五”,沱牌挖出了600年前的“中國白酒第一坊——水井坊” 等,仿佛這些不是酒而是不斷升值的“ 液體黃金”。

(三)陶冶性情, 美化生活, 提升了收藏者及其愛好者的文化及藝術素養

無論是嗜酒者還是滴酒不沾者,都對收藏樂此不疲,這是爲什么呢?清代畫家戴熙在《古泉叢話》中,引用張宗子的話:“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癖,不可與家,以其無真氣也。”

收藏之癖能豐富生活,使人對生活充滿熾烈的感情。我們面對藏品,靜心品讀,不禁會想起些什么,會感悟些什么。

因爲,這些收藏品曾是往昔歲月的一種道具, 一種符號,其本身蕴涵的文化元素可以滋養人們的心靈,使人們在懷舊中體味到一些審美價值,體味到一定的人生意義。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靜下心來,面對藏品細品出其中的滋味,才能在收藏中得到無窮的樂趣。

然而能做到此並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文化素 養和鑑賞能力,才會樂此不疲,持之以恆,甚至有些舉措非常人所能。

通過收藏,能夠培養人的生活情趣,以及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這樣才能造就一個像樣的或者說名副其實的收藏家。

當然,普通人也許沒有這么大的志向想成爲一個收藏家,但隨着酒文化藏品的不斷增加,以及對酒文化知識的掌握,誰又能否認,收藏者生活質量的提升、身心健康、事業發展,與他的收藏毫無關系呢?

如有一藏友因喜歡喝啤酒,在無意之中就成爲了一個啤酒瓶蓋收藏者。由這一枚枚的酒 瓶蓋而聯系着他對酒文化的“研究”——“ 在收藏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陶醉於啤酒的歷史、啤酒的文化、啤酒的種類、啤酒的品牌、啤酒的生產工藝、啤酒的創新,甚至啤酒的菜餚、電影、音樂等等。”

由此,不難發現,這位藏友由收藏“身外之物”而漸把其化成“身內之物”,不斷提升其文化修養的例證嗎?

撫摩一瓶好酒,這一瓶酒是老朋友不遠萬裏相送的,那一瓶酒是從 工作第一個月的工資中买的,那一瓶酒是結婚時的紀念酒.......每一瓶都有一個故事。

酒文化收藏,不僅收藏了酒,也慰藉了藏者的心靈,收藏了友情、親情、責任和對人生的熱愛。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常見居民客廳中的小酒櫃、酒店中多寶閣中展示的各類美酒、博物館中的各類酒具,酒文化收藏已經成爲當今收藏和研究酒文化的一大特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酒的收藏價值到底有哪些?它真正的意義在何處?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8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