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時令菜品 專屬於春季的家常美食,今天喫了它,預兆着一年的豐收富貴

專屬於春季的家常美食,今天喫了它,預兆着一年的豐收富貴

by admin - 2024-02-17 31 Views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每個節氣和節日都有着對應的飲食,立冬喫餃子,臘八喝粥,中秋喫月餅,端午包糉子。難怪現在有些人說,中國的節日开胃,外國的節日开房。但是其實這些與節日相對應的飲食,並不是因爲中國人有多貪嘴愛喫,而是每個節氣和節日背後,都有着其自然規律,這也是中國人講究的天人合一,順天而行的直接體現。

而中國人在春天,最喜歡的一味喫食,就是春餅。在春季,有一個習俗叫做打春,這個習俗來自於皇宮,據說立春的時候,皇帝要把皇宮門口的泥塑牛雕像打碎,寓意着春來萬物復蘇,开始耕作。而老百姓們,則會將泥牛的碎片帶回家以圖一個好兆頭。而回到家之後,還有一項事情,那就是制作春餅。

春餅是春季應景的食品,是爲了慶賀春天到來,萬物復蘇,預示着一年的豐收之意。在春季到來之日喫春餅,也叫做咬春,最早的春餅,是用各種草籽和谷子一起磨成面粉,加上小麥面和榆錢,共同制作成的雙層薄餅,餅中間夾上春日野菜和山兔野雞肉,這類小菜一般會做成一個拼盤,叫做“春盤兒”。春盤兒中的菜品,一般都是當下的時令菜,有豆芽,蘿卜,等各種爽口的蔬菜,也有肉絲烤鴨等常見的葷菜,其寓意,就是讓讓門在喫了以後,打起精神工作,迎接新的一年。

春餅的薄餅只做起來也很有講究,开水和面粉完美融合在一起後,糅合成光滑的面團,用溫水和面而不是冷水,這樣薄餅才不像烙餅那樣厚實。春餅的餅是非常薄的,薄到幾乎透明,如果餅做的厚了,就不是春餅了,而是北方的另一種面食——烙饃。將醒好的面團切成一塊一塊的,搓成長條,壓成面餅,面餅的一面塗油,另一面不塗油,將塗了油的面對合在一起之後,就可以用擀面杖擀成一張薄餅。喫的時候只需要拿出一張烙好的薄冰,放上自己喜歡的配菜,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展开全文

清朝時候,《隨園食單》記錄了人們喫春餅時候的畫面:薄若蟬翼,大如茶盤,柔膩絕倫。春病例面最常見的菜,是芹菜、土豆、胡蘿卜等幹爽脆口的蔬菜,因爲人們取了芹字的諧音——勤,寓意在新的一年裏勤勞豐收。喫春餅的時候講究的是一張餅喫完,絕不能剩,把餅和菜包在一起,從頭喫到尾,寓意有頭有尾。

後來隨着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餅被改制成了春卷,端上了宴席。所謂春卷,就是將卷好的春餅,下鍋煎至金黃再上桌,這一道油炸的工序,不僅讓春卷更方便食用,也讓食材的味道和煎餅的酥脆融合在了一起。

雖然現在大飯店裏也有春餅,而且所卷的食材包含了山珍海味,但是實際上,春餅最好的材料還是時鮮蔬菜甚至是野菜,因爲只有這樣,這一味美食,才還原了最本來的面目,那是一份來自於山野和農家,去往新的一年的每一個角落裏的期望和祝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專屬於春季的家常美食,今天喫了它,預兆着一年的豐收富貴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