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自制沙琪瑪,松軟香甜,入口即化,少油少糖,健康零添加,超簡單

自制沙琪瑪,松軟香甜,入口即化,少油少糖,健康零添加,超簡單

by admin - 2024-01-02 36 Views

建議...

沙琪瑪是一種常見的小喫,有好幾個名字,其中常被稱爲“沙琪瑪”、“沙琪瑪”。沙琪瑪口感極其順滑、香甜,包裹着濃鬱的蛋香,入口即化。是中國一種比較古老的糕點。它原本是滿族人的一種小喫。上面寫着《燕京歲時記》:“薩其瑪,是一種滿族糕點,用冰糖、奶油、白面制成,形如糯米,用無灰木爐烘烤,切塊,香甜可食。”

薩其瑪這個奇怪的名字其實是音譯而來的。滿語中,“切”讀作“薩其非”,“馬芳”讀作“麻拉木筆”。相應地理解這兩個詞。一半是“薩其馬”,又稱“賽利馬”。這種小喫傳到香港後,又得了一個名字,叫“麻仔”。

展开全文

薩琪瑪的傳統制作方法是在面粉中加入牛奶、蛋清、糖等和成面團,然後擀成薄餅,切成細條,入油鍋煎至皮變。至酥脆後加入黃油、桂花、蜂蜜糖漿等。最後撒上一些瓜子等水果配料,待冷卻後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清文鑑》 薩琪瑪據說是“狗奶蘸糖”。這裏的狗胸肉並不是狗奶,而是清初灑在薩其身上的一種東北特有的漿果。有人說它是靛藍漿果。這種漿果生長在東北部的沼澤、灌木叢或深山裏。它非常抗凍。其味道酸甜可口,幹燥後看起來像葡萄幹。

最早的薩其瑪並不是供人類食用的,而是在清朝時期供奉祖先的。事實上,北京的許多點心最初都是用於祭祀或供奉的,其制作工藝幾乎全部以烤、煎爲主。等,用於腐蝕控制目的。隨着後來的演變,從這種受害者身上獲得了不同的變種,但它們保持不變,方法也或多或少相同。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如何制作自制版的薩其瑪。它很簡單,需要較少的油和糖。不僅不含任何添加劑,而且美味又健康。

推薦小喫:薩琪瑪

必要的成分

面團材料:中筋面粉260克、雞蛋3個、奶粉20克、泡打粉2克

糖漿配料:麥芽糖170克、白糖70克、水80克、黃油15克

輔料:食用油適量、黑芝麻適量、花生碎適量

具體方法:

1、首先准備好材料,以便順利开始工作。材料准備好後,开始揉面團。將面粉、奶粉、泡打粉放入碗中,加入雞蛋,攪拌成硬度適中、表面光滑的面團。面團混合後,蓋上保鮮膜,發酵1小時。

2.面團發酵好後,將其分成兩部分。揉面墊上撒些幹澱粉,防止粘連。將一部分卷成煎餅。建議越薄越好,用刮刀將煎餅分成兩部分,然後重疊。再次將其分成兩半,然後將它們重疊在一起。重疊的時候,建議在上面撒一點澱粉,防止粘連,然後切成細條。其實和擀面基本一樣。擀面條的時候,你把整個蛋糕折疊起來,而不是切它。

3.鍋中燒熱油。炸面條之前最好先檢查一下油溫。將面條放入鍋中,倒入油。如果面條能很快浮起來,說明油溫合適。然後將面條分批放入鍋中煎至微黃,撈出瀝幹。擱置一邊。基本上就是放入鍋裏煎十秒就可以了。爲了省事,不要一次全部倒進鍋裏,否則很容易炸焦。

4.面條炒好後,將糖漿煮沸。將麥芽糖、水和白糖一起倒入鍋中。用中低火加熱,以獲得更濃稠的糖漿。對於糖漿的稠度,可以拿一根筷子蘸一點糖漿或者用鏟子用手觸碰,將絲拉出來。糖漿沸騰後,關火,加入黃油,攪拌至融化。

5.將適量糖漿倒入一碗炒面中,加入適量黑芝麻、花生碎、葡萄幹等幹果,用鍋鏟攪拌至光滑。您可以這樣做幾次,以便更容易在面條上均勻地塗上糖漿。 ,將拌好的面條倒入模具中。最好提前在模具上塗一點油,這樣更容易脫模。取一張油紙蓋住,用手用力壓扁,然後用擀面杖擀平。一定要趁熱的時候壓一下。冷卻後變硬,不利於塑性。

6.完成後,待冷卻後從模具中取出,切成小塊即可食用。這個數額有點太多了。如果一次無法全部做好,可以將其放在密封袋中隨身攜帶。

提示 提示

1.這個數額有點太多了。如果喫不完,可以減少量,然後再試。

2.這個食譜用了很多白糖。如果覺得太甜,可以減少白糖的用量,但不能太少。如果糖減少得太少,糖漿的粘性就會降低,不容易粘在一起。

3、菜譜中的黑芝麻、花生碎、葡萄幹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換成其他幹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自制沙琪瑪,松軟香甜,入口即化,少油少糖,健康零添加,超簡單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