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茶百道的首家咖啡店,正式亮相

茶百道的首家咖啡店,正式亮相

by admin - 2023-12-14 41 Views

今年8月15日,茶百道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招股書寫道,“我們亦計劃進一步擴充產品品類。例如,我們計劃以獨立子品牌的形式开展現制咖啡業務。”

現在,計劃落地了,茶百道的咖啡首店正式亮相。

13日,有網友在小紅書發布了茶百道首家咖啡店的消息。該店位於成都航空路上,點評平台上顯示尚未營業,網友透露正在做試營業前的准備,正式營業指日可待。

在茶飲品牌紛紛“跨界”咖啡的今天,茶百道終於也加入了這個潮流。

1 茶百道的咖啡店,長什么樣?

從網友給出的信息看,茶百道的咖啡品牌取名“咖灰”,據說用四川話念會很有味道。門店以灰色爲主色調,面積略大(目測介於瑞幸和星巴克之間),設有20余個座位。

△圖自小紅書用戶@茶

門店售賣的飲品有20款,售價在13~25元之間,其中咖啡有18款,另有2款奶茶。除飲品外,還有漢堡烘焙產品,共12款,其中漢堡和三明治的售價在25~45元之間。

△圖自小紅書用戶@茶

可以看到,咖灰雖然總的SKU不多,但種類很豐富,喫的喝的都有,比起單純的咖啡店來,它能滿足更多的消費需求。

展开全文

在獨立門店落地之前,茶百道內部的咖啡吧台其實已經存在了很久,有網友稱“每天爆單”。也就是說,咖灰在誕生之前,茶百道至少在產品上就已經鋪墊了很久。

餐寶典從茶百道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咖灰目前尚處於測試階段。

2 在茶百道之前,他們早已入局咖啡

在茶百道之前,已經有多個茶飲品牌進軍咖啡。起步較早、規模也較大的,是蜜雪冰城的“幸運咖”,自2017年創立以來,如今門店數約3000家。其他比較知名的還有茶顏悅色的“鴛央咖啡”、滬上阿姨的“滬咖”、7分甜的“輕醒”,以及喜茶近期开業的“喜鵲咖”。

此外,一些茶飲品牌雖然沒有推出咖啡子品牌,但也在菜單上加入了咖啡產品。例如古茗在今年3月底推出2款閃萃咖啡,並在全國門店上线,正式“跨界”咖啡。奈雪則早在2018年就上线了首款含咖啡的茶飲(凍頂鴛鴦),2019年正式啓動“咖啡新飲計劃”。

茶飲品牌爲什么都愛“喝”咖啡?

餐寶典分析師認爲,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茶飲內卷嚴重,增速放緩,茶飲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需要尋找“第二曲线”。這是“有需要”;

其二、咖啡發展迅速,且市場空間足夠大(,而當下“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盡早入局,能夠盡早享受品類紅利。這是“有機會”;

其三、茶飲企業在鮮果等產品的供應鏈上已有一定的積累,而且咖啡的標准化程度較高,茶飲企業的供應鏈能力足夠覆蓋。這是“有能力”。

基於以上三“有”,茶飲品牌紛紛开始“喝”咖啡。並且不用懷疑,今後會有更多茶飲企業入局咖啡。

3 一些咖啡店正遭遇寒冬

咖啡前景一片光明,這已是人所共知的。但前途光明的同時,道路也很曲折,一些咖啡店正在遭遇刺骨嚴寒。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最近兩年很火的咖啡品牌“本來不該有”,目前共有393家店。而根據公开報道,它在今年年初的規模一度接近800家。據此推斷,該品牌今年關店已近400家。早些時候,其相關負責人還曾表示,“今年目標是做到1500家线下門店”。

△圖自餐寶典

如今不光目標遙不可及,反倒還遭遇了如此大面積的關店,令人喟嘆。而像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數據顯示,今年倒閉的咖啡店已經超過4萬家,一些二手設備回收商爲此忙得不可开交。

在餐寶典分析師看來,今年咖啡出現倒閉潮,原因主要有如下三點:

其一、很多人盲目入局。不可否認,咖啡這兩年的確很火熱,市場前景也的確很好;但同時虛火也很旺盛,泡沫比較多。一些創業者只看到了繁榮,卻沒看到背後的泡沫,盲目入局,最終踩坑。

其二、價格战殺傷力巨大。由庫迪和瑞幸主“打”的價格战,讓衆多中小咖啡企業嚴重受傷,紛紛跌落牌桌,被迫離場。

其三、被割了韭菜。對於一些咖啡經營者來說,原本就屬於盲目入局,又“恰好”碰上了只想賺加盟費的疑似快招品牌,相當於遭遇了雙重不利。但這裏並沒有負負得正,而是二者合力將經營者推向了更深的深淵。

從行業發展角度看,倒閉潮的出現或許是必經的階段,“洗牌”後或將變得更健康。然而對於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個體來說,這個代價也太大了一些。

4 結語

茶百道在2023年的最後一個月,开出了首家咖啡店,匯入了咖啡創業的大潮。

在此之前,茶百道與霸王茶姬聯手开了兩家公司,引起業內關注。更早之前,茶百道已遞交了招股書,並且有消息稱其計劃於年內掛牌上市。

“茶飲第二股”或許很快就要來了,而咖啡在新勢力的加入後會有怎樣的精彩,也令人期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茶百道的首家咖啡店,正式亮相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