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從“昌世茶”出事,談如何遠離金融茶騙局

從“昌世茶”出事,談如何遠離金融茶騙局

by admin - 2023-12-12 62 Views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每到年末,芳村又被媒體推上了風口浪尖。

根據經濟觀察報《廣州芳村“金融茶”崩盤調查》12月10日報道:廣州芳村茶葉市場一家名爲昌世茶的茶葉廠商推出四款茶葉產品,通過承諾高回收價格吸引茶商投資,最終導致茶葉價格崩塌的事件。記者認爲該事件波及範圍可能不限於市場內部。昌世茶的董事長陳世鴻是一位“00後”潮汕人,曾在類似的“金融茶”平台工作過。茶商們認爲昌世茶的崩盤是因爲廠家不再回收產品,導致茶葉價格大跌。根據媒體報道,約有500多家“茶商”受到影響,總金額超過2億。目前警方尚未立案,因爲缺乏證據證明昌世茶涉嫌非法集資的詐騙行爲。

在茶圈,關於昌世要崩盤的消息早已在市場有流言,只是最近的糾紛經過網絡發酵後,倍受關注,其實在芳村類似商業模式的很多,有品牌經銷商個人行爲導致崩盤的,也有已經出現問題的,包括天璞印象、茶有益、東卓等,除了這次已經被媒體報道的昌世茶品牌之外,還有一些類似玩法的品牌雖未出事還在支撐,但風險很大,每年這樣的事件在芳村並不罕見。

芳村不是第一次出事

芳村因爲金融茶出事,並不是首次,這些年經常出現“跑路”現象的是“賣空單”,比如說:某大品牌宣傳要發售“某頡號”茶品,會員價格一片11760元,發售20000套(357克/餅,1餅/套),但在交易平台軟件上,最高這款茶被炒到20萬一提。

品牌方的渠道商和經銷商們,在沒有發行之前,就开始了類似“期貨”交易的行爲,賣家和买家之前圍繞一款茶約定一個價格,等茶品發行後,不管價格如何,都會按照約定的價格交易,但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有人按照10萬的價格交易,买家交了錢,但茶葉價格漲到了20萬,賣家要虧十萬,無法對單,空單無法兌現,所以就出現了“跑路”現象。

有芳村經營數十年的商家對筆者形容過這種感受:眼見他起樓台,眼見他樓塌了。這裏面是人性和金錢的博弈,也不乏傳說店裏夥計替老板“背鍋跑路”的這種。

而類似的賣空單事件並非一次,芳村已經有過多次,各地政府和部門都已經發現並且發布公告警示風險。

2021年4月16日~2021年7月8日,雲南省、臨滄市和雲縣,省市縣三級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連發天價茶風險提示函,廣州荔灣區南方茶葉商會、東莞市茶葉行業協會在當時以及近期也發布倡議書,提示要依法誠信經營,防範風險。

展开全文

如何看待昌世出事了

昌世茶2個億的體量,在芳村的交易體量中,並不算大,芳村是一個神奇的地方,2億也許就是一個門店一年的流水而已,但這件事對於芳村交易市場的負面影響太大,對於普洱茶產業的負面影響也極大。

昌世茶的玩法並不新鮮,這是莊家和买家之間的博弈,更像是一場鬱金香騙局,而在芳村的傳統套路中,真正金融茶暴雷的周期可能需要更長,而昌世茶短短數月就崩了,着實讓一些參與這場賭博遊戲的人措手不及。

筆者並不認爲這些受損失的人是所謂“茶商”,這對於芳村正規合法經營的商家而言,頗有“污名化”的意味,能夠參與昌世這次豪賭的,無非都是受到巨額利益的誘惑,畢竟看着莊家不斷放出茶葉暴漲的信息,總會有一些具有賭徒心理的人參與其中,他們不能稱爲商家,也不是受害者。

這是芳村暴富神話背後衍生的“灰色地帶”,芳村的商家,通常形容自己是“搬磚”的,作爲亞洲最大的普洱茶交易集散地,包括東莞在內,因其龐大的流通速度,正規品牌的商品的流轉速度是很快的,比如下午一件茶的價格比上午貴了20塊,商家之間用小拖車就能完成貨物交易,最終的貨物流向是通過物流發往全國各地,最終會在茶客手中消耗殆盡,而獲取的就是20塊差價的“搬磚”利潤。

芳村荷香居飯店門口的鐵路軌道雖然已經廢棄,見證了芳村從一個普通的茶葉市場發展成爲亞洲最大的普洱茶交易集散中心的全過程:從雲南千裏迢迢而來的茶葉,通過芳村流轉到世界各地,而不少商家也因此發展,吸引了全國六大茶類以普洱爲主的品牌在芳村落戶,也只有經歷過芳村市場驗證過的品牌,才能真正站住腳。

普洱茶金融屬性的背後

普洱茶金融屬性的背後,是普洱茶自2005年开始形成的收藏概念,其實這與這幾年興起的老酒、含有特殊成分的藥品被“金融”化別無二致,本質取決於普洱茶的稀缺性、品質、年份、倉儲和流通體系,芳村在其中擔任的角色主要是流通,也正是芳村完善的高周轉體系,加上廣東等沿海地區有喝茶存茶以及投資的習慣,所以才讓金融茶有了繁殖的土壤,其實包括巖茶、黑茶、白茶等茶類,背後都有一些“金融”屬性的影子,只是這次暴雷的確“破圈”了。

普洱茶被認可,首先是天價老茶,比如:2016東正拍賣會藍標宋聘號普洱茶拍出880萬的天價,2003年的孔雀六星最高市場成交價格超過80萬等等,這些老茶都是稀缺品,尤其一些80年代末~2005年之前的中期茶品,因爲特殊的國營廠時代和轉化,的確印證了“越陳越香”的概念。

但,越陳越香的茶,需要時間的印證,迄今爲止能達到“越陳越香”的茶鳳毛麟角,目前普洱茶還存在高產能、高庫存、高泡沫現象。

根據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數據:2020年,雲南茶園面積已達719.3萬畝,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2019年,普洱茶產量15.5萬噸,內銷10.55萬噸,出口0.28萬噸。僅2019年,普洱茶就有4.67萬噸的庫存,2020年,普洱茶又生產了16.2萬噸。這也就意味着,幾乎每年普洱茶都會面臨着5萬噸的庫存壓力,並且茶客自己也會每年存茶,最終手上的茶可能一輩子都喝不完,變成負擔。

一般茶客手中的茶並不能保證都會“越陳越香”,且這個概念並且無法真正做到物理化驗證,也並未存在通過科學的研究能夠完全復刻,所以這就導致了優秀的產品太少,能夠越陳越香的老茶越來越稀缺:每年被消耗掉的老茶,賣一片就少一片,自然而然物以稀爲貴,所謂金融屬性就出現了,畢竟中間有利可圖。

芳村包括有類似東和茶業、找茶茶這樣的平台,每天通過APP或者小程序提供芳村各個茶品的交易行情,類似交易大盤,任何人都可以查到相關茶品的信息,但這些平台一般只收錄大品牌的茶品,類似昌世這樣的幾乎消費者沒聽過的品牌,並不在其中。

所以近期暴雷的,幾乎都是深諳普洱茶金融炒作的莊家,利用一些人的貪婪的心理,營造出的假象,但因爲他們的茶品並不真正流入全國的終端市場,最終僅僅是參與者的擊鼓傳花遊戲,只要資金鏈出現問題,就會崩盤,而昌世茶絕不會是芳村最後一個暴雷的,這些都是普洱茶高泡沫的縮影。

所以務必要分辨這些不知名的“金融茶”品牌與真正品牌化經營的茶品,同樣品牌化經營的品牌也不要介入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最終損害的是自身。

如何遠離金融茶?

這些年茶葉市場存在多種“金融茶”騙局,手法大同小異,都利用了產品稀缺性和高回報承諾來吸引投資者,最終實現高位拋盤獲利走人。以高回報率爲誘餌,利用信任和口碑進行非法集資,導致受害者蒙受經濟損失。

如何遠離金融茶騙局,筆者認爲:普洱茶要回歸品飲屬性,要回到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環境,目前金融茶騙局頻發的重要原因,是普洱茶市場低迷,受這幾年特殊口罩事件的影響,包括氣候以及經濟大環境影響,從源頭,以雲南西雙版納、臨滄等地爲例,上山收茶制茶的人明顯減少,但一些稀缺山頭純料茶依舊受到追捧。

目前市場上數千乃至上萬一片的品牌茶普洱比比皆是,首先要保證貨品原料優秀、工藝、品質過硬,才能有合理的定價和市場需求,但目前互聯網上充斥着大量打着名山頭和“老茶“概念的假茶,尤其短視頻平台、電商平台的低價茶都大量存在此類現象。

而高價普洱與普通的茶客日常品飲之間,並不衝突:只要品質優秀,選擇適合自己口感和價位的產品天經地義,各大普洱茶品牌也應該通過自己品牌影響力、產品口碑獲取用戶,而不是通過金融的方式“割韭菜”。

“金融茶“炒作本質上是一場小圈層零和博弈,交易全憑信任關系,而炒作對普洱茶行業的危害很大,導致一些新茶甚至比一些品質優秀的老茶價格還貴,讓普通茶客看到價格“望茶興嘆”。

知名茶行業學者周重林認爲:芳村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此類事件,而是每年都會有,接二連三出現這樣的現象,大部分买金融茶的人都知道會暴雷,只是不愿相信自己是接盤俠,這是投機行爲。不必要同情參與金融茶行爲的投機者,且這些人無法善後收回投資,因爲莊家並未承諾回購,只有更多的教訓才會讓市場清醒。

昌世茶暴雷並且“破圈”,只會讓監管部門嚴格介入,未來也許會有更嚴格的法律法規規範相關產品的交易行爲,但此類金融茶“暴雷”的負面效應,只是會增加市場真正投資者、經營者的負擔,引起終端消費者的負面認知。

品牌營銷專家燕鵬飛表示,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中國人生活中的一種生活方式,真正的需求客觀存在,所有經營者要認清楚金融屬性本質其實跟正常經營並沒有關聯,只有真正做好茶,才是正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從“昌世茶”出事,談如何遠離金融茶騙局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