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空心面文化傳承人唐鋮:一生專注只爲一“面”

空心面文化傳承人唐鋮:一生專注只爲一“面”

by admin - 2023-12-05 41 Views

唐鋮是綏陽空心面文化傳承女性代表傳承人。她20歲开始學習空心面制作技藝。早年走街串巷賣手工空心面,如今,更是熱心向綏陽縣東山村村民傳授技藝,帶動村民創收,助力鄉村振興。

小雪已過,天氣逐漸轉涼,在綏陽空心面制作技藝非遺工坊生產車間裏,架子上掛滿了正在晾曬手工制作的空心面,一條條垂下的面线,像潔白的紗衣,將整個工坊裝扮得別致有型,一陣陣面粉的清香味撲鼻而來,工作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着制作空心面。

“我這一輩子就幹了這一件事,做空心面!”在綏陽空心面制作技藝非遺工坊內,唐鋮一邊忙着手頭的活一邊說。“我們的面細如發絲且空心,放進鍋裏久煮而不糟,湯清面秀,筋道滑潤,空心之中浸滿湯汁,口感味道非一般面條所比。”

據了解,空心面加工生產工序復雜,多達72道工序,每道工序皆是手工工藝制作,且從始至終都是一個人負責一次全程的制作,無法替代。只要出現了偏差,就當即以“廢面”封存,絕不許進入下一工序,其制作技藝被列入貴州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空心面全程都是自然發酵的,每一天的空氣溼度和幹度不同做出來的面條都不一樣。就像我們看到樹葉一樣,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兩根相同的空心面。”唐鋮表示。

展开全文

非遺傳承的核心是人,非遺傳承人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2023年東山村注冊成立了貴州初原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唐鋮所在的工坊成爲了綏陽空心面的非遺文化傳承基地。“公司+村委+傳承人+農戶”的發展模式,吸引了衆多學員來此學習制作空心面。凡是來學習制作的學員,每道工序都會有專門師傅手把手傳授,直到藝成,學員在家制作空心面時,唐鋮還會上門進行技術指導,並負責對接銷售。

“空心面的美味是我來工坊學習的動力,當我親手純手工制作出空心面的時候,我感覺每一碗空心面都是‘物超所值’的。”工坊第一批“畢業”的學員楊雲玲表示,“作爲學員,我覺得以後我跟他們一起學習,把這一份空心面一直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喫上空心面,感覺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廣袤的田野,蕴藏着鄉村振興無限的機遇與希望,也爲青年們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唐鋮選擇用“非遺+產業”創業,帶領鄉親將鄉村振興路越走越寬闊的同時,也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創新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我們綏陽的空心面不只是好喫而且還好看,如果將這個產業發展好了,當遊客來到我們綏陽,看到家家戶戶都生產空心面,室外生產的這一道風景,更能讓遊客了解我們綏陽空心面深厚的文化底蕴。”唐鋮說。

一門手藝,終身受益。在這座小小的非遺工坊背後,是非遺傳承人的潛心堅守,更是村民們靠雙手致富的新篇章。“非遺工坊是一個‘百姓舞台’,讓村民們都來學習空心面制作技藝,這不僅僅是一個就業機會,更是長久的手藝,學會了終身受益,同時還能傳承弘揚我們綏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舉兩得。”東山村黨總支書記王建華說。

在堅守傳統工藝和質量標准的同時,唐鋮還十分注重技術革新,追求現代化、職業化的改進,爲實現傳統空心面營養化、多樣化,組成了以非遺傳承人爲主的專業團隊,經過不斷研究與創新,搭配不同的食材,在保障口感且不減少營養成分的基礎上开發出適合老人、小孩、孕婦等多人群的8種新口味,如:金銀花空心面、蕎麥空心面、胡蘿卜空心面、菠菜空心面等,深受消費者青睞,系列產品遠銷海內外市場。

“爲了將空心面品質做得越來越好,今年10月我成立了合作社,爲空心面的原材料種植打好基礎,從種小麥开始到銷售成品,我們要把每一個環節都把控好,將這個產業做大做強,把我們‘綏陽空心面’這張名片打出去。”說起對未來的期許,唐鋮話語滿是堅定。

主辦:中共綏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綏陽縣融媒體中心

監制:石芝謀 | 總編輯:盧永賢

副總編輯:彭坤煜 李珊珊

責任編輯:張麗 | 責任校審:李珊珊

全媒記者:黃梅梅 唐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空心面文化傳承人唐鋮:一生專注只爲一“面”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