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後,冰雪產業板塊直线拉升,截止收盤,漲幅有所收窄,其中冰山冷熱、大連聖亞等漲停,長白山漲超8%,凱文教育漲超7%。
消息上,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幹意見》,旨在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推動冰雪經濟成爲新增長點。
隨着氣溫下降,冰雪旅遊的熱潮已蔓延开來,目前全國已有不少景區發出冬季邀約,在线旅遊平台也顯示關於冰雪旅遊數據大幅增長。
飛豬數據顯示,吉林市萬科松花湖度假區等知名滑雪度假村推出了可以自選住宿時長的“住宿+滑雪”套餐,部分熱門套餐的預約率已達到40%以上。
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該平台冰雪相關景區預訂量同比增長20%,熱門景區包括玉龍雪山、亞雪驛站十裏畫廊、中國雪鄉、廣州熱雪奇跡、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鄭州銀基冰雪世界、西嶺雪山、太湖龍之夢冰雪世界、南山滑雪場和成都熱雪奇跡等。
從旅遊目的地看,途牛數據顯示,近十天內,途牛平台冰雪旅遊相關目的地的搜索及咨詢量環比前十日增長近60%。
其中,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備受矚目,搜索及咨詢量環比增長155%;同時,哈爾濱、雪鄉、長白山、張家口等冰雪旅遊目的地的搜索及咨詢量環比增幅均超100%。
另外,在今年雙十一狂歡購物季大促活動中,關於冰雪旅遊的預售訂單量大幅上升,冰雪文旅產品同樣備受消費者青睞。
近期,2024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上發布的《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闲旅遊人數超過3.85億人次,預計2024-2025冰雪季有望突破5億人次,冰雪休闲旅遊總收入有望超7000億元。
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270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7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達到10053億元,展現了較快的發展勢頭。
政策層面來看,10月25日國務院召开常務會議,部署了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有關舉措。會議指出,要提升冰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因地制宜發展差異化、特色化冰雪旅遊,強化冰雪裝備研發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附加值。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布局冰雪經濟,通過多元化產品开發、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國際合作等措施,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提升產業競爭力。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冰雪經濟相關企業1.22萬家,近十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呈整體增長態勢。2023年全年注冊冰雪經濟相關企業2421家,同比增長37.48%。截至今年八月,今年已注冊1286家。
國泰君安證券認爲,國常會部署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有關舉措,促進冰雪運動在全國普及發展。截至2023年全國共有各類冰雪運動場地2847個,同比增長16.11%,預計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體規模將超萬億元,冰雪場館建設和配套裝備產業鏈有望加速完善。
該機構推薦:1、受益冰雪場館建設投資提升的場館設計、工程施工和冰雪場館裝備;2、受益冰雪旅遊和相關消費需求提升的旅遊景區、戶外用品和賽事運營。
相關概念股一覽:
冰山冷熱:冰雪事業領域是公司重點拓展的事業領域之一,由公司子公司冰山工程承建的廣州融創文旅城室內滑雪場已於今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同時公司還中標了冬奧會雪橇道模擬測試段以及深圳佳兆業金沙灣國際樂園冰雪樂園等項目。
三夫戶外:公司在滑雪產業有較全面的布局,涵蓋了產品、渠道、滑雪培訓、親子青少年滑雪冬令營等方面。
大連亞聖:公司哈爾濱景區包括哈爾濱極地公園海洋館、哈爾濱極地公園極地館、哈爾濱極地公園恐龍館、哈爾濱極地公園北極熊體驗館、哈爾濱極地公園淘學企鵝館。
長白山:公司將積極搶抓冰雪旅遊發展的黃金期,在資源整合、產品搭建等方面加力提效,完善布局,即要放大原有的賞雪、滑雪、泡溫泉等項目,還要持續加大冰雪文化、冰雪戶外運動等產品供給,滿足遊客對於冰雪旅遊、冰雪度假消費需求。
峨眉山A:25年來,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持續探索,不斷豐富冬季旅遊產品,從單冰作战轉化爲多元化發展,增強冬季峨眉山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收獲大批遊客的青睞與好評,峨眉山冰雪溫泉節,已經成爲“四川十大民俗節日”之一,儼然已是“中國冬遊新霸主”的一張名片。
晶雪節能:公司產品可應用於室內滑雪或滑雪場建設上。相關案例有哈爾濱萬達茂滑雪場項目等。
雪人股份:全球制冰設備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冰雪經濟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公司憑借先進的制冰技術和豐富的項目經驗,在冰雪場館建設、冰雪賽事運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萊茵體育:一家致力於體育產業發展的綜合性公司。公司在冰雪體育領域有着豐富的經驗和資源,通過布局冰雪運動場館、舉辦冰雪賽事等活動,推動了冰雪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概念掘金 | 冰雪旅遊熱度升溫+政策利好,“爾濱奇跡”或將再現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41050.html